說到蘇軾,現在大家都認為他灑脫豁達,一生三次被貶,卻依舊心胸開闊,無論在什麼樣的人生逆境,蘇軾都能寫出充滿智慧和力量的詩詞佳作。
所以我們說蘇軾是一個「活出真我」的人,他曾說過一句話,叫「守其初心,始終不變」。但蘇軾顛沛流離的一生,其實也正因為這個「真我」的本性所致。
蘇軾不但率性而真實,同時還是一個很較真的人,我們說「做人一旦太較真你就輸了」!如果說蘇軾的三次被貶是人生事業上的失敗,那麼他敗就敗在「較真」二字。
有一次,他在家里和朋友聚會,吃完飯以后他就摸著自己的肚子問:你們說我這肚子里裝的都是什麼東西?有的人說是才華,有的人說是墨水,但只有他的妾侍王朝云的回答最令蘇軾滿意。
王朝云說什麼呢?她說你這肚子里裝得是一肚子的不合時宜!什麼叫「不合時宜」,其實就包含有太過較真的意思。所以,蘇軾也知道自己是個過于較真的人。
蘇軾是一個有才華而且有抱負的人,他的較真,有時候其實是對原則的堅守!比如剛進入仕途不久,王安石變法遭到很多朝臣的反對,但是這些站起來反對的人都遭到了打壓報復,就連歐陽修都被迫逐離京城,到了後來,就很少有人再談論新法。
而唯有喜歡較真的蘇軾,不畏強權堅持上疏,不斷指出新法存在的弊端,終于惹怒新黨,也不得不自請出京,隨后又因烏台詩案被貶湖北黃州,蘇軾的較真,讓他付出了慘重代價。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轉載必須獲得許可,未經允許請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