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天門山4名游客在玻璃棧道翻越護欄跳崖,其中三人跳下,一人被及時攔住,但其已提前服毒,搶救無效,四人都留下遺書,聲明自盡是自己的想法,與他人無關。
這4個人中,年紀最大的也才32歲,年紀最小的,僅僅23歲。
我一直都知道,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不會很容易,但以如此決絕的方式告別世界,也實在令人心痛,然而,我們更應該想想,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樣的悲劇?
難道真如伏爾泰所說:
當我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這個世界還是照樣愚蠢和邪惡,跟我們剛來這個世界的時候所發現的并沒有兩樣。
然而,世界只是一個客體,世界沒有感情,也就無所謂好壞,他不會為誰變化,千古以來,總是春夏秋天,星星和月亮照樣在夜晚明亮,他只是運轉,給人類提供一個空間,至于要在這個空間里發現什麼,則是人自己的問題。
叔本華是著名的「悲觀」哲學家,但在他的《人生的智慧》里,似乎從個人角度回答了這樣的問題:
每個人到底生活于何樣的世界,首先取決于這個人對這個世界的理解。
這個世界因個人的頭腦和精神的差異而相應不同,因此,每個人的世界是貧瘠的、淺薄的和膚淺的,還是豐富多彩、趣味盎然和充滿意義的,視個人的頭腦而定。
簡單來說,你生活的世界是好是壞,關鍵就在于你如何理解這個世界。
如果你自己足夠強大,你周圍的世界就變好了。
蘇格拉底之前,哲學是研究天上的學問,蘇格拉底把哲學拉到人間,開始研究人。
但很多哲學家所研究的問題還是「形而上」的,但叔本華說自己寫的「人生的智慧」,含義完全是形而下的,旨在告訴人們,如何更幸福、更愉快、更稱心如意地度過這一生。
所以,這是一本教人如何「幸福」生活的書。
怎麼活得更幸福,這很重要,因為人來到這個世界,「不一定是為了享受」,但一定是為了活得「幸福」,所謂活得幸福,就是一個人對自己的人生感到滿足,一個人去過自己愿意選擇的生活。
可悲的是,很多人過得都不幸福。
要是讓他們自己去說自己不幸福的原因,那真是如托爾斯泰說的「幸福的家庭大多相似,不幸的人生各有不同」,可能有人說,我沒有錢,所以不幸福,有人說,我嫁錯了人,所以不幸福,有人說,我工作不好,所以不幸福。
總之,每個人都能為自己的不幸找到一麻袋理由,他們的生活不是缺這樣,就是少那樣,似乎要是啥都有了,他們就幸福了似的。
然而,很多人都沒有向內看看自己,他們將自己不幸的原因歸結于外界,歸結于生活,甚至歸結于社會,他們向外去尋找幸福,也就向外去尋找自己活得不幸福的原因。
可是叔本華告訴我們,我們幸福的原因,存在于我們自身之內,而不是自身之外。
換句話說,向外,是找不到幸福的,唯有向內,幸福才可能。
當一個人獨處時陪伴自己的,別人無法奪走的內在素質,比起財富和在他人心中的形象更加重要。因為財富所能滿足的只是人最基本的自然需求,而對我們真正的幸福卻沒有太大的幫助。
因為外在的東西,來得不易,失去卻很容易,又是隨時都會發生變化的,而內在的素質,卻歷久彌香。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