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中,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這句話,包含兩種能力,一種是加,一種是減;兩種智慧,拿得起(得),放得下(舍)。
一個人,能夠具備這兩種能力,兩種智慧,人生沒有煩惱。
人到中年,四十不惑,回首黃金歲月,突然發現,人生的意義只有兩個字,那就是:奮斗。
人從出生那一刻開始,就注定要自強不息,哪天動不了了,生命也就戛然而止。
老子說:「為學日益。」
我們牙牙學語,認知世界,上學讀書,出來社會工作,在崗位中學習求進,再進一步創業創新。
本質上,我們都是做加法:為學日益,多多益善。
做加法,就是走上坡路,唯有不斷努力,勤勉加持,才能攀登人生的巔峰。
奮斗,是一種積極的態度,一生都應該秉持這樣的心態,和年紀沒有關系。
年輕的時候,錯把沖動當奮斗;中年的時候,錯把懶惰當穩定。
無論什麼年紀,積極的心態,就是要隨時能夠拿得起:想做什麼事,有決心,有勇氣,有行動力。
比如說,我自己曾經是個十幾年的上班族,身上有現代人的通病,就是晚睡,晚上玩手機不想睡,第二天早上賴床不想起。
後來我想,下半生不能再這樣渾渾噩噩過日子了,要像《黃帝內經》說的那樣:「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作妄勞。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