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心靈語錄
情感百態
老年生活
奇聞趣事
動物社
俄羅斯新聞
古裝資訊
熱點新聞
字母圈
國畫
體育競技
創業職場
老照片
綜合推薦
佛緣佛語
科技遊戲
装修
旅行風光
歌曲明星
美妝時尚
星座课堂
軍事
生活常識
奇趣
健身達人
明星
影視新聞
趣味測試
養魚
大马新闻
搞笑故事
美食菜譜
萌寵樂園
历史故事
國際新聞
金庸故事
健康養生
歐洲王室
植物
插畫趣聞
生活小妙招
動漫影音
设计
酷車
歷史趣聞
獅城資訊
育兒分享
娛樂明星
毛孩
日本印象
手工DIY
搞笑貼圖
全部
    
《我決定過簡單地生活》:不與別人比較,把平凡的日子過好就是最大的幸福
2023/11/05

每個人都想擁有幸福的生活,年輕時我們以為擁有大量的物品會幸福,但現在突然發現身邊多余的物品越少,人越幸福,也就是說真正活得幸福的人已經不需要物品來填滿自己的人生了。

日本作家佐佐木典士親身示范,寫出了全球銷量過百萬的《我決定過簡單地生活》,這本書詮釋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極簡主義。

他曾在書中寫道:

「這個世界所有人一生下來就沒有擁有任何物品,所以每一個人剛出生時都是極簡主義,很多時候我們是拿自己的自由去交換不必要的雜物。」

實際上真是這樣,在這個世界上生活,我們只有將物品減到最少,可支配的時間才會增多,奪回被物品占據的時間,丟掉不必要的雜物,這樣我們才有充裕的時間享受幸福。

1

極簡前后,是不一樣的人生

相信大多數人都以為擁有的越多越會幸福,因為這樣內心會得到滿足,會讓你有很強的身份感,這乍一看好像很有道理,實際上這就是用物品自我束縛。

因為你擁有的物品并不能代表你的身份,就像泰勒·德頓在電影《鬥陣俱樂部》里說的:

「工作不能代表你,銀行存款不能代表你,你開的車不能代表你,皮夾里的東西也不能代表你,就連你身上穿的衣服品牌也跟你毫無關系。」

36歲的作者曾一度被繁瑣的生活困擾著,在成為極簡主義者之前,他的生活過得一團糟。

當時的他囤積成癮,滿屋子都是雜物,他在書中描寫過當時的狀態:

下班回到家,脫掉的衣服隨手一扔,去浴室洗個澡,洗臉台早已破損卻遲遲未修,沖完澡之后,便欣賞預錄的電視節目或租來的電影碟片,喝完啤酒再喝白酒,被酒精麻醉......

每天上班也不情愿,工作不在狀態,完全無法進行真正重要的工作,上班對自己來說就是一種煎熬。

他對所有的事情都能找到借口,腦子里充斥著消極的思想,過得特別痛苦。

成為極簡主義者之后,他的生活發生了巨變,下班之后會舒服的泡個澡,然后換上舒服的家居服,因為電視轉讓了,所以他就看看書,寫寫文章,在家里做做伸展操,然后睡去。

現在他每天都帶著愉悅的心情上班,雖然上班的路線沒變,但他開始懂得欣賞四季變換,享受街邊美景了。

現在的他對事情不再找借口,極簡之后,腦子充滿了積極的思想,過得特別幸福。

《莊子·逍遙游》中曾寫道:

「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簡單來說,我們每個人基本的生活需求所需要的東西特別少,生活本來很簡單,卻因為欲望的存在,我們把它過復雜了。

2

不要因為便宜,而買不需要的東西

有些人特別喜歡在網上買一些物品,而這些物品他并不需要,只是因為便宜,買的時候特別興奮,但沒過幾天就堆在一邊不再問津。

人都有賺便宜的心理,但如果買來的物品你沒用,這表面來看好像賺了便宜,實則是吃了虧,因為你不用,那麼它就毫無價值。

作者在書中很好地詮釋了這個道理。

他表示定價5000日元的物品,以2000日元買下來了,可能就會覺得賺了便宜,但是為了放置物品必然會產生空間費用,這是得不償失的行為,在加之買來幾乎不用又不舍得丟,真的就成了雞肋了。

買便宜的物品是花了極少的錢,但不需要這錢就花的沒有意義,與其這樣還真不如把錢攢起來買自己真正需要的。

當屋子里物品多又不需要時你就會特別痛苦,反之你就會覺得特別幸福。

托·杰弗遜曾說:

「一個人絕不要因為便宜就去買不需要的東西,因為不需要的東西都是昂貴的。」

這個道理很簡單,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比如我的妻子,她平常會因為便宜買一些廉價的衣服,剛買來的時候特別興奮,但沒過幾天就沒感覺了。

因為她經常買,家里幾乎所有的廚子都裝著她的衣服,不僅我看著比較煩,她找衣服的時候也特別煩,因為衣服太多,她經常需要費很大勁才能找到自己想穿的衣服。

網上有一句話,個人以為說得挺好的:

「沒有用的東西再便宜也不要買,買回來有可能就是一堆垃圾,也可以認為是另類的浪費。」

真正明智活得通透的人不會買自己不需要的東西,他會理性消費減少購買量,每次買的物品都是自己需要的,生活也會過得愜意。

3

不被瑣事煩惱,享受更好生活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會有煩惱,富人有富人的煩惱,窮人有窮人的煩惱,人之所以會有煩惱是因為每個選項都有差不多的價值。

無論選擇哪個都有優缺點,如果太過計較,永遠無法做出付諸選擇的行動。

人活著只有不被瑣事追著跑,生活才會變得快樂,如果一個人總是被瑣事煩惱,日子很難過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作者在書中寫道:

如果被瑣事煩惱,多麼美妙的事情都無法享受。跟戀人在一起只會坐立不安;參觀盧浮宮博物館也無法享受到其中的樂趣。

人生最寶貴的就是時間,每個人一天只有24小時,卻因為瑣事白白浪費在多余的雜物上,這樣的行為才是真的浪費。

在作者看來,一個人若總是被瑣事追著跑,是很難體會到生活幸福的。

亨利·戴維·梭羅曾說:

「我享受著生活的本身,永遠不會失去新鮮感,生活是一場由很多場景構成,沒有結局的戲劇。」

相信在生活中,有很多人會被瑣事影響,有這樣或那樣的煩惱,倘若你把煩惱放大了,是很難經營好生活的。

網上有這樣一個小故事,讀來感觸頗深。

有個秀才有個小書房,剛開始是他最喜歡的天地,但慢慢地秀才發現這件書房實在是太小了,為此他特別苦惱,後來給書房裝上了鏡子,他才快樂起來。

可是這份快樂沒有持續多久,他又開始覺得書房小了,特別苦惱,甚至無法讀書。

很顯然這份苦惱都是秀才自找的,倘若他不被這書房的瑣事煩惱,積極備考,說不定很快就會考取功名,但很遺憾他沒有做到。

煩惱本無門,庸人自擾之。

很多時候,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發生了就去面對,我們只有盡力做到不被瑣事煩惱,保持一種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勇氣,才會過得快樂又幸福。

4

不與別人比較,才會更幸福

人活著要想幸福不僅要在物質上做到極簡,還要在精神上做到極簡,一個人倘若總是想著與別人比較,再好的日子也會過得特別痛苦。

簡單來說,在這個世上能在一瞬間讓人變得不幸的方法,就是拿自己跟別人比較。

作者曾經眼睜睜看著自己喜歡的女人跟一個高收入男人結婚了,然后自己總是拿自己跟那個男人比較,越比較越覺得自己悲慘,現在才發現,自己欠缺的根本不是那些東西。

其實,我們與別人比較最大的問題在于,無論自己多厲害還是會有比自己更優秀的人,不論怎樣,總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拿自己跟別人比較,就跟追求物質一樣,永遠沒有終點。現在的作者不會再把生活的重心放在與別人比較上,而是專注為自己而活。

網上看到一段話,特別想和大家分享:

「人只有不與別人比較,才會過得悠然自得;不把人生目標定得太高,才會歡樂常在;不刻意追求完美,才會遠離痛苦;不是時時苛求自己,才會活的自在;不吹毛求疵,日子才會過得輕輕松松。」

當你在生活中做到了不比較,那你就贏了,你就會成為生活的主人而不是奴隸。

看過一個挺有意思的哲理小故事。

有一只鸚鵡遇到了一只烏鴉,籠中的鸚鵡安逸;野外的烏鴉自由。鸚鵡羨慕烏鴉自由,烏鴉羨慕鸚鵡安逸,都覺得對方的生活好,于是二鳥便商議互換。

烏鴉雖然得到了安逸,但卻沒有得到主人的歡喜,最后抑郁而ㄙˇ;鸚鵡雖然得到了自由,但長期安逸,根本不能獨立生存,最終饑餓而ㄙˇ。

很多時候,我們就像這烏鴉和鸚鵡,總是羨慕別人的幸福,喜歡和別人比較,以為這樣做就能活得快樂,殊不知只會讓自己更痛苦。

人生本來就是一場愈行愈遠的跋涉,走一段路 ,遇一些人,看一處風景,不計較得失隕落,最后剩下的是一種淡然。

生活既然是簡單的,那麼我們就別讓它變得復雜了,簡單的生活,不與別人比較,把平凡的日子過好就是最大的幸福。

因為極簡的生活,作者不再是那個擁有滿屋子廢物的人,他開始變得非常自信、積極,并且對生活充滿了向往,通過極簡完成了自我回歸,正如他在書中所寫:

「我不再介意別人對自己有什麼看法,以前的我走在街上總是在意別人的目光,但事實上這一切都是自己想的太多。」

往后余生,愿我們每個人都明白極簡生活的真諦,不再用物質填滿我們欲望的溝壑,減少物品的購買,專注自己的生活,用最愉悅的心情感受生活之美,共勉!

為什麼領導喜歡下屬之間競爭?下屬主動參與的原因,殘酷且扎心
2023/12/02
若你遇事煩躁,活得不快樂,不是智慧不夠,而是「心力不足」
2023/12/02
孔子四則說話之道,一生所悟,多年感懷,開悟無數人!
2023/12/02
《紅樓夢》:做人做事,務必懂這3個道理
2023/12/02
司馬懿:男人欲成大器,能力次之,悟透這九大厚黑智慧,少走彎路
2023/12/02
司馬懿:人這一生最怕擁有3種能力
2023/12/02
林徽因:愛的,不愛的,一直在告別中
2023/12/02
張愛玲說過:人生聚散,本是常事,我們終有藏著淚珠撒手的一天
2023/12/02
楊絳:苦過才是生活,熬過才是日子
2023/12/02
一代賢后劉娥:女人的格局,決定了她的結局
2023/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