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心靈語錄
情感百態
老年生活
奇聞趣事
動物社
熱點新聞
俄羅斯新聞
古裝資訊
老照片
字母圈
國畫
體育競技
創業職場
科技遊戲
綜合推薦
佛緣佛語
生活常識
奇趣
装修
旅行風光
歌曲明星
美妝時尚
星座课堂
軍事
明星
影視新聞
趣味測試
養魚
大马新闻
健身達人
美食菜譜
萌寵樂園
历史故事
國際新聞
金庸故事
健康養生
歐洲王室
植物
搞笑故事
设计
酷車
歷史趣聞
獅城資訊
育兒分享
娛樂明星
插畫趣聞
生活小妙招
動漫影音
搞笑貼圖
毛孩
日本印象
手工DIY
全部
    
《水滸傳》揭示的人生五大忌,一個也不要犯
2023/11/02

世味薄方好,人情淡最長。

諾獎得主賽珍珠曾說,《水滸傳》是中國偉大的社會文獻。

一部《水滸傳》,包羅萬象,其中不僅有「風風火火闖九州」的仗義與熱血,還有人性的險惡與復雜。

梁山好漢的故事百般曲折、震撼人心,讓人感受到豪情壯志的同時,又能體會百味人生。

其中蘊藏的5個人生大忌,更是發人深省。

01 人生第一忌:慫有道是:「馬上林沖,馬下武松。」

在《水滸傳》中,林沖作為「梁山五虎將之一」,無論是名氣還是武功,都名列前茅。

可林沖空有一身好武藝,卻活得過于窩囊。

當得知妻子被人調戲時,林沖怒發沖冠,氣勢十足地趕到「案發現場」,將對方抓了個現行。

他本是來教訓對方的,可一看對方是高衙內,便嚇得拳頭落在半空,連句狠話也說不出了,最后只能忍氣吞聲地領著自己娘子離開。

林沖固然膽小怕事,但他的好友魯智深,卻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兒。

聽說了林沖的事情后,魯智深第一個便要去教訓高衙內。

此時反倒是林沖將魯智深攔住,并心平氣和地勸道:

「原來是高太尉的衙內,不認得荊妻,我本待痛打那廝一頓,但太尉面上須不好看。」

被人家欺負侮辱到這步田地,林沖在意的竟然還是上級的面子,林沖算是慫到了家。

要知道,忍耐需要有底線,你若是一味退讓,那只會給對方得寸進尺的機會。

退一步海闊天空,但退一萬步,便可能是萬劫不復。

林沖一忍再忍,退了一萬步,結果落得個誤入白虎堂、人去樓也空的下場。

林沖的委曲求全,讓他身上少了些快意恩仇的英雄氣,雖為「天雄星」,但終其一生,卻被一個「慫」字牢牢束縛住。

正如金圣嘆對他的評價:「這般人在世上,定做得事業來,然琢削元氣也不少。」

狄更斯在《遠大前程》中寫道:

「縱觀我們的一生,我們所有最糟糕的懦弱和卑鄙都是為那些最受我們鄙視的人犯下的。」

人人都想做武松,結果卻成了林沖。

雖然身安一時,卻也心亂一世。

有時候,就得該出手時就出手,與其接受靈魂的拷問,不如將鞭子握在自己手中。

02 人生第二忌:躁李逵,江湖綽號「黑旋風」。

旋風刮起來不分東南西北,像極了李逵急躁魯莽的性格。

李逵初識宋江時,宋江想喝魚湯,于是他便自告奮勇去江邊買魚。

到了江邊,由于賣魚的主人未到,所以這生意暫時做不了。

可李逵是個急性子,他哪里等得了這些,只見他走上前去,拿了魚就走,因此引發了一系列沖突。

宋江是個城府極深的人,而李逵作為宋大哥的頭號迷弟,卻未能學得絲毫耐心。

有一次,李逵奉命下山采購糧草。

忽聽人說,宋江搶了人家的女兒滿堂嬌,李逵便上前詢問那宋江長得什麼模樣。

那人說道:「這宋江四十上下,五短身材、面色紫黑......」

還沒等對方說完,李逵早已拍案而起,怒吼道:「不必講了,沒錯兒,就是他!」

于是,急沖沖回到梁山,不分青紅皂白地痛罵了宋江一頓,還砍倒了梁山「替天行道」大旗。

後來,李逵才得知,那滿堂嬌是被曹莊惡霸冒宋江之名搶走的。

魯迅曾說,自己最憎惡張飛、李逵這類人,他們凡事不問青紅皂白,只是掄著板斧便「排頭砍去」。

人生的智慧,藏在平和與冷靜中,而人生的禍患,則藏在急躁與魯莽中。

一個人只有在冷靜時,才能看到真相,才能合理解決問題。

如果只是用自己急躁和混亂的思維去做事,那麼只會讓事情越來越糟。

《菜根譚》有言:「躁極則昏,靜極則明。」

人生的修行,不過是:心情不浮躁,做事不急躁。

03 人生第三忌:傲盧俊義是《水滸》中極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他出場雖然不多,但卻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上梁山前,他富甲一方,號稱河北三絕,槍棒無敵天下。

上了梁山后,他活捉史文恭,力壓林沖等元老,一下子就坐在了第二把交椅上。

但如此傳奇的盧俊義,在金圣嘆眼中,不過是個「呆氣十足」之人。

「雖是龐然大物,卻到底看來覺得不俊。」

金圣嘆之所以看盧俊義不爽,很大原因便是盧俊義這個人過于自傲。

他本是大名府第一等富豪,槍棒無雙,生活滋潤,卻因遭到吳用的算計,最終家破人亡、落草為寇。

宋江為了騙盧俊義上梁山,可以說是「煞費苦心」。

宋江讓吳用扮作算命先生,來到盧俊義家中,說盧俊義有血光之災,讓他到山東泰安州避難。

盧俊義信以為真,便連夜收拾行李準備趕往泰安。

要想到達泰安,勢必要路過梁山,家仆燕青覺得此事蹊蹺,便勸盧俊義不要貿然前去,以防梁山好漢攔路打劫。

但盧俊義一向自視甚高,又豈會把別人放在眼里。

那名聞天下的梁山好漢,在他眼里不過是一群猶如草芥的「賊男女」罷了。

盧俊義就是帶著這種觀念出發的,結果在途中被設計捉上梁山,有家難回,最后只能含恨入伙。

《禮記》有言:「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再彪悍的人生,也會被自負所打敗;再輝煌的功業,也會被驕傲所摧毀。

為人處世需保持一種空杯心態,理性面對自己的優點和缺點。

在困難和挫折面前,不喪失信心;在輝煌與成就之間,不忘記初心。

放蕩功不遂,滿盈身必災,盧俊義就是個典型的例子。

04 人生第四忌:偽宋江是梁山的頭把交椅,人人敬仰擁護的「及時雨」;而「鼓上蚤」時遷是雞鳴狗盜之徒,名次排在倒數第二。

不過金圣嘆卻說:「一百八人中,定考武松上上,時遷、宋江是一流人,定考下下。」

被世人目為「豪杰」的宋江,為何會與小偷時遷成為一路人呢?

其中緣由,便在于虛偽二字。

食言而肥,是許多偽君子的共性,宋江當然也不例外。

上梁山之前,宋江混跡于黑白兩道之間,成為「鄆城聞人」,身后有不少「鐵粉」。

在殺了閻婆惜、收買閻婆不成之后,宋江拍著胸脯保證:「我是烈漢!一世也不走,隨你要怎地。」

但結果呢?宋江趁「鐵粉」唐牛兒上來解圍時,「往鬧里一直走了」。

聲稱「一世也不走」的宋江不但走了,還把唐牛兒留下來頂缸,這就是「山東及時雨」的英雄氣概。

後來,宋江被梁山好漢從江州法場救了下來。

上梁山后,晁蓋曾主動要把梁山第一把交椅讓給宋江。

讓當然是假讓,宋江辭當然也是假辭。

他雖然表面上不接受梁山之主的位置,實際上卻廣泛籠絡梁山眾人。

後來晁蓋中箭身死,宋江也就在眾人擁護下,順理成章地成了梁山之主。

在眾多梁山好漢當中,有些人是被現實逼上了梁山,可有些人卻是被宋江逼上了梁山。

對于那些對自己有用的人,宋江會不擇手段地將他們「賺上梁山」,而對于那些沒用的人,宋江則一改往日禮賢下士的面孔,變得冷血而殘忍。

平定方臘后,武松痛失一臂,成了廢人。

他對宋江說:「小弟今已殘障,不愿赴京朝覲。已作清閑道人,十分好了。哥哥造冊,休寫小弟進京。」

面對武松的真情流露,宋江只冷冷地說了四個字:「任從你心!」

只要沒有利用價值,任何兄弟情義都不會被他放在心上。

宋江用「忠義」的口號,綁架了梁山好漢的人生,而這一切只不過是為了自己的招安夢。

培根曾說: 「沒有一種罪行比虛偽和背義更可恥了。」

虛偽是人生最拙劣的演技,雖瞞得過一時,卻終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而我們最明智的選擇,就是摒棄虛偽。

須知,虛偽不過得意一時,真誠才能過好一世。

05 人生第五忌:滑有人說,吳用是智謀的化身,是梁山的「諸葛亮」。

其實并非如此,他的計謀多是損人利己的小把戲,遠遠當不起「智多星」的名號。

吳用之所以能坐在第三把交椅上,并不是因為他的智謀有多高,而是因為他是一個圓滑的利己主義者。

宋江坐上梁山頭把交椅前,晁蓋是梁山老大,可宋江上了梁山不久,吳用就轉投到了宋江的陣營。

在晁蓋與宋江之間,吳用選擇了宋江,因為他知道晁蓋的目標就是經營好山寨,而宋江的目標則是招安。

自己開公司創業是挺好的,可是文人出身的吳用想要的是,更有保障、更有面子的「國企」。

相比之下,宋江無疑是比晁蓋更好的選擇。

征遼勝利后,梁山大軍開到了東京城外,此時朝廷多有猜忌,不讓眾人進城。

眾將得知,盡有反心,只是未得宋江允許,不敢貿然行動。

于是眾人找來軍師吳用,與他商議造反事宜。

這時吳用見群情激奮,于是便耍滑起來道:

「自古蛇無頭不行,我如何敢做主張?這話須是哥哥肯時,方才行得。」

關鍵時刻吳用拿宋江做擋箭牌,既解決了問題,又不得罪人,不得不說他真是滑到了一定境界。

吳用的圓滑為他帶來了地位與權力,但他本人也因此喪失了屬于自己的人生。

正如金圣嘆所說:「宋江只道自家籠罩吳用,吳用卻又實實籠罩宋江。」

吳用一生都圍著宋江轉,當宋江中毒身亡后,他的生命也就沒了中心。

也許,上吊自盡,便是他最好的歸宿吧。

一位英國作家曾說:「一個沒有原則和沒有意志的人,就像一艘沒有舵和羅盤的船,他會隨著風的變化而隨時改變自己的方向。」

每個人的心中都應有一根「定海神針」,定住自己的原則,守住自己的底線。

無數前人的經驗告訴我們: 人生,贏在人品,輸在算計。

做個好人,修顆誠心,比什麼都強。

「心安茅屋穩,性定菜羹香。世味薄方好,人情淡最長。」

《水滸傳》中的這首五言詩,向我們揭示了世間的人情冷暖。

無論是英雄好漢,還是市井眾生,他們共同演繹了那個時代的恩怨情仇,也讓我們對人性多了一份悲憫與敬畏。

小說寫的是故事與人物,但揭示的卻是人性善惡,人生得失。

若你遇事煩躁,活得不快樂,不是智慧不夠,而是「心力不足」
2023/12/02
孔子四則說話之道,一生所悟,多年感懷,開悟無數人!
2023/12/02
《紅樓夢》:做人做事,務必懂這3個道理
2023/12/02
司馬懿:男人欲成大器,能力次之,悟透這九大厚黑智慧,少走彎路
2023/12/02
司馬懿:人這一生最怕擁有3種能力
2023/12/02
林徽因:愛的,不愛的,一直在告別中
2023/12/02
張愛玲說過:人生聚散,本是常事,我們終有藏著淚珠撒手的一天
2023/12/02
楊絳:苦過才是生活,熬過才是日子
2023/12/02
一代賢后劉娥:女人的格局,決定了她的結局
2023/12/02
讀懂了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你就明白了孤獨、無常、命運
2023/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