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說:「知人知面不知心。」
不管和誰打交道,都得小心翼翼,一不留神就看走眼了,錯把小人當君子。
可是,我們又不能不社交,也擔心自己把好人當成壞人,寒了好人的心。
顯然,學會看清一個人,對于成年人來說,非常重要。
有一句古訓:善惡看嘴眼,窮富看手腳。
根據現實生活,認真解讀「古訓」一番,就會發現,看清一個人的方法,關鍵是「由外及內」,根據「相由心生」的道理來推斷。
01
「看嘴眼」,見人品。
人與人見面,第一時間會打量對方,然后留下初步的印象,也形成以貌取人的觀點。
通常來說,我們喜歡那些五官端正,氣質不錯的人。
在進一步交流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的眼神,聽到一個人的言語。從而,人品好壞,就體現出來了。
其一,嘴可以表達心聲。
嘴可以說話,也可以吃飯,還可以罵人,造謠等。
晚清大臣曾國藩在訓練湘軍的時候,很多群眾來投靠,希望能夠謀得一份差事。
有一天,一位老鄉找到曾國藩,希望能夠從軍。曾國藩沒有馬上答應,而是帶著老鄉吃了一頓飯。
飯后,曾國藩給了老鄉幾個錢,讓其回家。
因為這個老鄉,口口聲聲說,自己很窮,但是在吃飯的時候,挑三揀四,把不好吃的菜挑出來。明顯就是「吃不得苦、嬌生慣養」。
嘴巴不好使的人,內心不會太好。口出惡言的人,人品不太好。
那些不挑剔食物,能夠鼓勵別人的人,可以管理好言語尺度的人,人品就好多了。
其二,眼睛是心靈的窗戶。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