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之樂,常伴憂苦。
對于世間眾生來說,大多數都活成了被情欲意識支配的傀儡,很多人根本分不清想要的和本身需要的究竟是什麼,最后在顛倒夢想的狀態下,錯把私心欲望當作理想,義無反顧地去追求,美其名曰的是在追求美好的人生,實際上活成了被世俗欲望支配的模樣。
這就是「世俗之樂」的悲傷。
而最關鍵的問題則在于,當很多人都窮盡一切心力去追求世俗之樂時,最終也并未在這些狀態中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而自己拼命所追求的,最終給自己帶來的也只是無休止的痛苦。
但是當自己意識不到這些狀態時,最后即便被自己所執著的欲望禁錮了思想,奴役了內心,自己還不自知,使得痛苦在悄無聲息中鉆進了我們的生活,麻痹了自己的內心。
《道德經》之中有一句話說: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得寵和受辱都會感到擔驚受怕,把大患看得和自己的生命一樣重要,什麼叫得失寵辱都使人感到擔驚受怕呢?因為當得寵的人處于地位最低下的位置時,得寵會使他驚嚇,失寵亦使他驚恐不安。
這就是自己在過度追求外物的同時,被外物奴役內心所帶來的結果。
最讓你痛苦的都是你所在意的,當我們將外在的得失看得過于重要的時候,自己人生的得失悲喜就存在于自己所看重的事情上面了。
我們太過于在意這些得失,所以無論我們是否得到這些東西,這些東西都會牽動著我們的心緒,讓我們擔驚受怕,使我們產生極大的痛苦。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