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過不少茨威格的小說,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是《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這是一篇小美人魚式的愛情悲劇,講述了一個女人因為盲目奉獻而離開世界的故事。沒有什麼驚心動魄的八點檔情節,卻依然讓我們扼腕。
在心痛之餘,我們也不得不反思。
正如故事的主人翁一樣,在愛中不斷奉獻以至于獻出生命,這種瘋狂的行為不僅是錯誤的,也是自私的。
只有做一個擁有獨立人格的人,在愛人之前學會愛自己,才能獲得健康、平等的真愛。
不曾被愛的人,不懂得如何去愛
故事的最開始,第一次遇見作家的時候,女孩十三歲。
在此之前,她父親早逝,由守寡的母親獨自一人撫養長大,家境貧寒,生活相當拮据。
兩人住在沒有掛門牌的狹窄房間裡,過著深居簡出的生活。
遇到作家,是她人生中第一次見到不一樣的人。
他的傢俱是那麼華麗昂貴,他的藏書博古通今,還有許多異國的藝術品散發著奇異的光芒。
對于小女孩來說,這是一個從未涉及過的、令人望塵莫及的世界。
一個寫過書、涉足文藝界的大人物,是何等的令人好奇;而作家友善又博學,哪怕是對一個小女孩也不吝于問候,使女孩大為觸動。
從此,她的世界有了色彩。
一些視野與閱歷並不淵博的年輕人,總是會被年長者吸引。
正如故事的主角,不知從何時開始,對作家單純的好奇心,漸漸演變成了愛意。
她不知曉他的名字、他的年齡、他的家庭。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