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里仁篇》里所講:「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跟君子談事情,他們只問道德上該不該做;跟小人談事情,他只是想到有沒有利可圖。
金錢就是一面窺探人性的好鏡子,它能看清一個人在遇到事時是重「義」還是「利」。
短篇小說之王莫泊桑在《雨傘》中,通過細膩生動的筆觸刻畫了一位守財奴奧萊依太太。
原本家境寬裕的她,只因買一把雨傘和換傘面這種不足掛齒的瑣事,便展現了貪吝、刻薄的形象。
因為錢,她的靈魂變得猥瑣、扭曲;
因為錢,她失去了人心也失去了快樂。
金錢是一把雙刃劍,有人因它生活得更好,有人卻成了它的奴隸。
人生海海,看清一個人最容易的方式,談錢。
談錢,暴露格局
奧萊依太太是一位家庭主婦,四十歲,愛干凈,性子急。
她的家里時常硝煙彌漫,主要源于她在為錢的事而大發脾氣。
視錢如命的她,為了讓錢有增無減,制定了一大套嚴格的清規戒律。
不僅女傭想報虛賬揩油是癡心妄想,就連奧萊依先生想要點零花錢也是難于登天。
過分節省的她,導致家中常常缺東少西,應該有的東西卻沒有。
奧萊依先生對此心生不滿,屢次規勸她手頭可以寬裕一點。
可她仍一意孤行,執意認為錢多總比錢少好。
為了不動用家中的老本,她讓奧萊依先生在陸軍部主任科員的位置上待著。
長達兩年的時間里,她讓奧萊依先生總是帶著滿是補丁的傘去上班,招來了無數的嘲諷。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