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心靈語錄
情感百態
老年生活
奇聞趣事
動物社
俄羅斯新聞
古裝資訊
熱點新聞
字母圈
國畫
體育競技
創業職場
老照片
綜合推薦
佛緣佛語
科技遊戲
装修
旅行風光
歌曲明星
美妝時尚
星座课堂
軍事
生活常識
奇趣
健身達人
明星
影視新聞
趣味測試
養魚
大马新闻
搞笑故事
美食菜譜
萌寵樂園
历史故事
國際新聞
金庸故事
健康養生
歐洲王室
植物
插畫趣聞
生活小妙招
動漫影音
设计
酷車
歷史趣聞
獅城資訊
育兒分享
娛樂明星
毛孩
日本印象
手工DIY
搞笑貼圖
全部
    
當你讀懂了沈從文的《邊城》,人生沒有什麼不能釋懷的
2023/11/10

汪曾祺曾經這樣評價《邊城》:「它是一個懷舊的作品,一種帶著痛惜情緒的懷舊。」

小說中,沈從文借翠翠的愛情故事,描繪了美輪美奐的湘西「桃花源」,令無數人心生向往。

然而在濃郁的湘西風情背后,是沈從文飽蘸生活的辛酸,勾勒出負重前行的眾生相。

愛而不得,生活艱辛,天災人禍……重重苦難交織成一張詭異的大網,將人們籠罩其中,肆意蹂躪。

生而為人,誰又能逃得過命運這張大網無情的擺布?

翻開這本薄薄的書,百年前的故事依然歷歷在目,扣人心弦。

老船夫的傷痛,翠翠的心事,天保的死亡,讓我們感嘆人生無常,生而不易。

面對命運的百般摧殘,人們用盡所有力氣,與之搏斗。

直至越過苦難的山丘才發現,那些過不去的種種艱辛,終如夢幻泡影,沒有什麼不能釋懷。

1

釋懷苦難

故事發生在川湘交界處一個叫「茶峒」的地方,那里有一條小溪,溪邊有白塔,塔下有人家。

70多歲的老船夫和孫女翠翠就生活在溪邊,靠管理渡船為生。

老船夫為人忠厚實在,但好人命運多舛,從未得到老天的厚待。

15年前,老船夫的獨生女兒,在一次歌會中和茶峒軍人相識相愛,兩人偷嘗禁果后,女兒懷上了孩子。

女孩未出閣就有身孕,這將被當地民風所不容。

軍人想帶著船夫女兒遠走高飛,但又覺得逃跑會玷污了軍人的名譽。

思來想去,他們相約以死殉情,共赴黃泉。

軍人首先服毒自盡,女兒待生下孩子后,也殉情而亡。

面對女兒的尸骨,老船夫痛苦欲絕,一瞬間整個人都失去了光澤。

可一轉頭看到嗷嗷待哺的嬰兒,他只好強忍心中的悲痛,擦干眼淚。

他抱起嬰兒,如同當年抱著剛出生的女兒一樣,希望如一點點火光,在他心頭點燃,支撐著他重新振作起來。

本應安享晚年的他,再次扛起了家庭的重擔。

他一面努力掙錢,一面無微不至照顧著孩子。

過度的勞累壓彎了他的背,日夜不分的操勞讓他更加蒼老。

但對老船夫而言,只要看著這粉雕玉琢般的孩子慢慢長大,所有的疲憊都化作云霧消散,他那顆沉寂絕望的心,也跟著慢慢釋懷。

看過十分扎心的話:

苦到極處,就是辣,就是痛,全身的血液仿佛為苦水所浸泡,每一根頭髮稍都苦得蜷縮起來。

人間極苦之事,如同一次次晴空霹靂,落到老船夫的周圍。

它們將老船夫的安穩日子撕碎,打得他措手不及。

但最終,老船夫還是在生活的廢墟間,搖搖晃晃地站了起來。

書中,苦難除了向老船夫伸出魔爪,還一次次興風作浪,制造無數悲劇:

舵主順順家的大兒子天保為了弟弟,放手愛情,卻意外淹死;

順順小兒子儺送滿腹怒怨,與相愛的人漸行漸遠;

失去兒子的順順,也如同被抽去了生命的脊梁,終日失魂落魄,

苦難像是多米諾骨牌,只需一點外力,便殃及全盤,無人能幸免。

然而,即便被折磨得遍體鱗傷,人們還是擦干眼淚,將苦難擱置一旁,全身心投入新的生活。

儺送開始外出跑碼頭,順順則一頭扎進忙碌的事務中……

人們放下悲傷,將過去所有苦難清零,跌倒又掙扎爬起,踉蹌前行。

正如老船夫所說告訴翠翠的那樣: 「要硬扎一點,結實一點,才配活到這塊土地上。」

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受錘的過程,不吃這樣的苦,就會吃那樣的苦。

在苦難中看開釋懷,在磨礪中學會堅強,你才能撥云見日,走出生活的陰霾。

2

釋懷孤獨

老船夫的家位于四面翠竹之間,故老船夫為外孫女取名「翠翠」。

祖孫倆相依為命,日子雖然清苦,倒也算安穩。

白天,老船夫帶領翠翠在青山白水間,擺渡來往行人,忙碌而充實。

可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老船夫常常會陷入無盡的思念之中。

月光如洗,蟲鳴啁啾。

老船夫點起煙,煙霧彌漫開來,他似乎看到了離開的老伴,死去的女兒,還有無數的老友在向他招手……

巨大的孤獨如同漫天夜色,鋪天蓋地,席卷而來。

可生活再孤獨,他還是要努力往前趕路。

老船夫盡量把生活安排得豐富有趣,打發無聊的日子。

他養了一條小狗,爺孫倆常常牽著狗,曬曬太陽,或者唱著歌謠,清冷的生活慢慢變得熱氣騰騰。

和翠翠一起生活久了,籠罩在老船夫臉上的陰霾,漸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溫暖知足的笑容。

其實,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孤獨。

就像翠翠一樣,從未得到過父母之愛的她,在某個時候,突然覺得自己像是被世界拋棄的嬰兒。

書中有這樣一段細節描寫:「平時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對她有所注意時,便把光光的眼睛瞅著那陌生人,作成隨時逃入深山的神氣,但明白了面前的人無機心后,就又從從容容的在水邊玩耍了。」

沒有父母的庇護,她就像失去羽翼護佑的小鳥,戰戰兢兢,對外人充滿了戒備。

直到確定外人沒有惡意,翠翠才放松了警惕,恢復如常。

因害怕而產生的孤獨感,翠翠可以向老船夫傾訴,可是,少女的相思之苦,她卻無人可說。

在無數個黃昏,她茫然四望,看不到心上人,她感覺整個人籠罩在凄涼的薄霧中,孤單而絕望。

在書中,我們還看到,在熱熱鬧鬧的生活背面,人們的孤獨如影隨形。

老船夫的朋友,孑然一身,無聊時就找老船夫喝上幾口,借著醉意沉入夢鄉;

儺送想念翠翠時,只能對著青山,放聲歌唱,排解相思。

原來在這茫茫世間,每個人都是一葉扁舟,獨自漂泊,悲喜自渡。

古語云: 「世間之法,獨生獨死,豈復有伴。」

孤獨是生命的底色,每一個人都是奔走其間的獨行客。

縱然我們有好友相伴,親人相隨,但大多數時候,我們都不得不忍受一個人的兵荒馬亂。

當孤獨如潮水般襲來,抵抗與害怕只會讓自己越發覺得無助。

與其害怕,不如將孤獨看作久未謀面的朋友,與它和平共處。

端起生活的杯盞,攜手清風明月,對影三人。

在孤獨中修行,不斷地調整與更新,你終將遇見一個堅不可摧的自己。

3

釋懷無常

《佛說無常經》中說: 「大海深無底,亦復皆枯竭,大地及日月,時至皆歸盡,未曾有一事,不被無常吞。」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碎。

生活中的無常,如一雙無形的大手,在很多不經意的瞬間,破壞現世安穩,將人們推入意想不到的深淵。

就像老船夫的生活一樣,他剛剛從失去女兒的痛苦中平復下來,命運卻開始新一輪的刁難。

翠翠長大了,出落得越發標致,越來越像她的母親,這令老船夫憂從中來。

他害怕翠翠重蹈母親覆轍,所以迫切希望在有生之年,給翠翠找到一個穩妥的歸宿。

老船夫相中了舵主順順的大兒子天保,而天保也非常中意翠翠。

然而令他們不知情的是,兩年前,天保的弟弟儺送早已邂逅翠翠,兩人暗生情愫。

兄弟二人喜歡上了同一個女孩,為了公平競爭,他們采用當地唱歌的風俗一決高下。

夜色降臨,兄弟倆走上山頭,作為哥哥的天保將首唱權讓給了弟弟。

可當弟弟清亮的嗓音一開口,哥哥就知道自己輸了,于是果敢地選擇放手。

他成全弟弟,離開茶峒,繼續外出跑船。

就在我們以為儺送和翠翠好事將近時,命運卻沒有讓人如愿。

一次跑船時,天保意外落入水中,被大水沖走淹死。

天保的死,猶如對弈時,突然被抽走一個關鍵棋子,最終讓全盤崩潰。

弟弟儺送自責因為搶走了哥哥天保所愛,讓哥哥外出跑船,死于非命,于是再也不敢和翠翠進一步發展。

翠翠本該擁有的美好愛情,也因此卻如斷了線的風箏,音信全無。

不甘心的老船夫前去打聽,結果觸動了天保家人心中的隱痛,天保家人待他十分冷漠厭煩。

吃了閉門羹的老船夫,郁郁寡歡,失望而回。

回來的那天晚上,攢滿一肚子失望和委屈的老船夫突然死了。

老船夫死后,兩家人的關系有所緩解,開始相互走動。

舵主順順和翠翠約定,等弟弟儺送回來后,就上門向翠翠提親。

可是左等右等,儺送始終沒有歸來……

爺爺離世,感情不順,無常接踵而至,將孱弱的翠翠推至崩潰的邊沿。

然而,她沒有像母親那樣以死逃避,而是用柔弱的雙手,接過老船夫的槳,繼續擺渡附近鄉鄰。

翠翠平靜地接受殘酷現實,釋懷人生無常,用心經營著每個平凡的日子。

她起早貪黑,日復一日的付出,最終受到鄉鄰的尊重和支持。

有句話說: 「風無定,人無常,人生如浮萍,聚散兩茫茫。」

人這一生,如同一個無法彩排的故事,即便排好了節目單,也扛不過突然而至的反轉和泥沙俱下的現實。

這世間,我們總以為來日方長,結果往往黯然神傷。

太多的生離死別,愛恨悲苦,在我們周圍悄悄上演,令人撕心裂肺,無可奈何。

詩人魯米曾說: 「別攪動渾水,你的靈魂會澄清,你的砂礫會沉淀,你的痛苦會治好。」

無常是混沌的生命之河,你越是執著地攪動它,排斥它,它就會越加渾濁不堪。

不如不予理會,將它擱置一邊,待之慢慢沉淀,直至清澈見底。 

當你修得一份篤定從容,哪怕人生的風雨再大,你也能閑庭信步,渡過所有痛苦。

書里的結尾寫道,儺送離開后,翠翠一直在擺渡,也一邊望向渡口。

翠翠心里想著: 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然而儺送再也沒有露面,讓我們心存幻想和遺憾。

其實,縱觀生命的本質,不正是由若干大大小小的遺憾編織而成嗎?

無法預料的苦樂悲喜,冷徹入骨的孤獨無常,未能說出的愛,等不到兌現的諾言……如一座座披著城堡的囚籠,吸引著人沉淪。

與其沉溺不前,不如放下所有執念,恭送往事漸行漸遠。

古人云: 「前念不滯,后念不迎。」

忘記苦難,看淡孤獨無常,不為失去的躊躇不前,不因過不去的煩惱掙扎。

當我們釋懷所有,就會發現,那些沉重的過往,是我們獨一無二的徽章。

正是那些刻骨銘心的種種辛苦,構成了你我這不一樣的煙火。

為什麼領導喜歡下屬之間競爭?下屬主動參與的原因,殘酷且扎心
2023/12/02
若你遇事煩躁,活得不快樂,不是智慧不夠,而是「心力不足」
2023/12/02
孔子四則說話之道,一生所悟,多年感懷,開悟無數人!
2023/12/02
《紅樓夢》:做人做事,務必懂這3個道理
2023/12/02
司馬懿:男人欲成大器,能力次之,悟透這九大厚黑智慧,少走彎路
2023/12/02
司馬懿:人這一生最怕擁有3種能力
2023/12/02
林徽因:愛的,不愛的,一直在告別中
2023/12/02
張愛玲說過:人生聚散,本是常事,我們終有藏著淚珠撒手的一天
2023/12/02
楊絳:苦過才是生活,熬過才是日子
2023/12/02
一代賢后劉娥:女人的格局,決定了她的結局
2023/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