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又名《老子》,篇幅簡短,約五千字,是一本值得反復品讀的國學經典。
在不同的時間段,閱讀老子,都有不同的啟發。
今天分享一條最近的感悟:再難的事情,從簡單入手,自然得解。
人的一生,有順境,也有逆境,遇到困難,是每個人工作、生活中的常態。只要你想前進和突破,困難必然會隨之而來。
事情太難了,想不出好的解決方法,怎麼辦?
根據老子的經驗,我們遇到困難,不要著急,也不要氣餒,而是先回到根本。
《道德經》說:「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
想要讓渾濁的水,變得澄清,只要靜下來,水自然會變清澈。
濁和清,是一對矛盾。老子講矛盾的互相轉化。和「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是一樣的道理。
我們可以把「濁和清」,替換成「難和易」。
當遇到困難時,我們先要冷靜下來,不要急,越急越亂。也不要想著困難太大,自己沒能力去解決,從而憂患重重。
老子說:「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
解決的思路,應該是利用矛盾的對立轉化,從反方向著手。越是困難的事情,越要從簡單的地方,開始解決。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