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演講中,有學生問董宇輝:
「如果人生是條漫長的路,路的盡頭在哪?我努力的意義又是什麼?」
董宇輝說:我不能回答你,我連自己的將來,都無從知曉。
但緊接著,他話鋒一轉,說:
「但我有個淺薄的經驗,就是假想5年后的你,再回顧眼下這段日子,是不是就能作出選擇。」
也就是說,當我們用更長的時間維度來衡量人生,很多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比如,你想十年后,成為某個領域的高手,那現在就該有規劃地培養自己;
比如,你想晚年過上舒服的小日子,那現在就要好好攢錢,保養身體;
再比如,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那現在就要往那個方向發展。
就像董宇輝說的,倒著活,誰都能活明白。
但遺憾的是,我們經常被莫名其妙地拽入一種宏大敘事。
諸如「人生的意義」、「命運的掌控」、「自我的價值」……
似乎這些問題不事先想通,對生活就無處下手。
結果,越想越迷茫,越來越不安。
其實,說到底,不管怎麼想,如何做才是對抗煩惱的秘訣。
而「倒著活」,恰恰是催動我們行動起來的一個辦法。
有人說,當代人是最會偽裝的一代。
白天,大家看起來信心滿滿,朋友圈分享著勵志文案,微博上曬著小確幸。
可一到晚上,熱鬧如潮水般退去,我們又迎來了一個又一個「emo」時刻。
我們憂慮著生計,牽掛著家人,又時常冷不丁地擔心起自己。
工作、家庭、身體、前途……樁樁件件,都令人放心不下。
想想自己,毫無資源背景,還能不能活得起?
想想工作,創造不出什麼價值,會不會被替代?
再想想未來,也說不清到底要怎麼活。
恨不能像穿越劇中的女主,事先看完人生的腳本,將一切掌握在手中。
可生活向來是出「懸疑劇」,你永遠猜不準命運這個導演,會給你什麼戲碼。
你越想知道后面會發生了什麼,就越難以穩住心神活好當下。
作家岸見一郎,講過自己的一段悲慘經歷。
很多年前,他初入文壇,接了不少約稿。
起初,干勁十足,工作起來心無旁騖。
可不知從何時起,他開始各種擔心。
無法按期交稿怎麼辦,寫的文章被斃怎麼辦,遭受他人質疑又要如何應對?
一想到這些,他整個人便坐立不安。
飽受內耗的他,開始思索:人焦慮的根源到底在哪?
後來,岸見一郎終于想通了:
「正是因為我們對「確定性」的執念,導致我們害怕一切不確定性。」
你想準備好了再出發,可你永遠沒有完全準備好的那一天。
你想凡事都如你所愿,可事態發展,往往不由你說了算。
在這種思維誤區里,我們要求自己必須先想明白,再去做。
否則,就毫無向前拼的闖勁,只能停滯著,搖擺著,觀望著。
最終,時間白白浪費,機會擦肩而過,我們都被困在了原地。
董宇輝剛找工作那會兒,也曾十分迷茫。
當時,有兩家企業投來offer,一個是汽車企業,一個手表企業。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