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心靈語錄
情感百態
老年生活
奇聞趣事
動物社
熱點新聞
俄羅斯新聞
古裝資訊
老照片
字母圈
國畫
體育競技
創業職場
科技遊戲
綜合推薦
佛緣佛語
生活常識
奇趣
装修
旅行風光
歌曲明星
美妝時尚
星座课堂
軍事
明星
影視新聞
趣味測試
養魚
大马新闻
健身達人
美食菜譜
萌寵樂園
历史故事
國際新聞
金庸故事
健康養生
歐洲王室
植物
搞笑故事
设计
酷車
歷史趣聞
獅城資訊
育兒分享
娛樂明星
插畫趣聞
生活小妙招
動漫影音
搞笑貼圖
毛孩
日本印象
手工DIY
全部
    
人生建議:遠離「道德感」太強的人
2023/11/09

不要讓我們的大腦, 成為別人的跑馬場。

羅翔教授說:

世界上有一種人,習慣把自己放在道德制高點上,有強烈的道德優越感。

他們的特點是「寬以律己,嚴以律人」,喜歡借著道德的名義肆意地對別人進行壓迫。

這樣的人,總是自以為正確,一味用自己的標準來衡量和要求別人。

與他們在一起,你會感覺永遠處在被審判的位置。

久而久之,在他們的干擾和控制下,你的人生也會受到嚴重的傷害。

保護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遠離下面這3種「道德感」太強的人。

1 打著「為你好」的名義,干涉你選擇的人。

知乎上有個問題:道德感強的人,有什麼特征?

有個高贊回答: 這種人最大的特征,就是喜歡打著「為你好」的名義,教你做事。

他們總是忍不住以自己的經驗,給別人提供教導。

但很多時候,這些看似好心的指點,往往使你繞遠路,甚至會耽誤你的人生。

還記得多年前從北大退學的學霸周浩嗎?

周浩從小就對機械零件感興趣,在這上面展露了過人的天賦。

2008年大學聯考,周浩考出660分的好成績,剛好過了北大分數線。

填志愿時,他本想報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械專業。

結果親戚們都來勸他:不如填北大,拿到北大文憑,你一輩子就不用愁了。聽我們的,我們都是為你好。

就這樣,周浩報了北大,因分數勉強達線,最后被調劑到生命科學學院。

進了北大后,他發現自己對這個專業提不起任何興趣。

一段時間下來,他不僅成績一落千丈,整個人精神狀態也越來越差。

他感覺再這樣下去,自己就要廢掉了,于是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退學。

當親朋好友又打著「為他好」的名義來勸說他時,他直接關掉手機,獨自辦完了手續。

離開北大后,他向北京工業技師學院提出入學申請,被破格錄取。

在那里,周浩開始學習自己喜歡的機械數控。

學習期間,他的專業成績一直名列前茅,還奪得了多個全國數控技能大賽的冠軍。

畢業后,他便直接被學院高薪聘為教師,如今他已是機械數控領域最頂端的人才。

歌手李健在一次演講中說,人有了閱歷后,會有一些人生經驗,但很多經驗是非常可怕的,根本不值得借鑒。

每個人身邊都有這樣的人,說著為你好的話,做著自以為是為你好的事。

但他們并不關心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只是用關心你的名義,干涉你的選擇,插手你的人生。

尼采說, 不要讓我們的大腦,成為別人的跑馬場。

遇到這種愛指點你的人,即使對方心懷再大的善意,也要趕緊逃離。

徹底屏蔽他們的聲音,你才能專心走好自己的路。

2 一味勸你善良,用道德綁架你的人。

不要和道德感過剩的人待上超過十分鐘,因為他們總是會站在道德制高點,用表面正確的觀點肆意綁架你。

在某檔真人秀節目中,曾發生過這樣一幕。

一位出生后便被親生父母送人的女孩,陪著剛相認的姐姐參加節目錄制。

沒想到的是,節目組竟私自做了一個安排:

他們將女孩的親生父母悄悄請到了現場,并要女孩當場認親。

女孩當即選擇了拒絕。

主持人詢問原因,女孩回答說:

在我最需要爸爸媽媽的時候,他們沒有出現,而且就在一個鎮上,20多年了,他們一次都沒來看過我。

主持人多次勸說無果后,當場便抨擊女孩,指責她「心胸狹隘」:

難道叫一聲爸爸媽媽,對你來說這麼難嗎?

你的孩子看見了,會覺得自己的媽媽是多麼的冷漠和無情,說不認就不認。

最終在對方的道德攻勢下,女孩被迫和親生父母照了一張全家福。

看似結局圓滿了,但主持人不知道的是,父母自幼的拋棄,給女孩造成了多大的心靈創傷。

迫于道德壓力下的和解,反而給她造成了更大的傷害。

現實中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喜歡舉著道德的旗幟,罔顧青紅皂白,一味地勸你善良、勸你不要計較。

可實際上,人和人成長環境天差地別,每個人也各有各的遭遇和苦衷。

刀子沒捅在自己身上,誰都能保有最大程度的善意。

不了解別人的苦,就一味地勸別人寬容,這不僅是偽善,更是一種作惡。

很認同郭德綱說的一句話:

「不明白任何情況就勸你一定要大度的人,你要離遠一點,雷劈他的時候會連累到你。」

因為他們從不會顧及你的感受,只知道用冠冕堂皇的道理操作你的言行,以滿足自己道德上的虛榮心。

這樣的人,你越是與之相處,就越是對自己殘忍。

學會趁早與他們劃清界限,沒有了他人的道德捆綁,你才能按自己的標準去活。

3 站在道德高地,總是忍不住挑你刺的人。

1993年,作家賈平凹推出了小說《廢都》。

因為其中很多大膽的描寫,剛出版時,這部作品引發了很大爭議。

一次,賈平凹受邀在復旦大學演講。

中途台下一位女學生突然站起來,劈頭蓋臉就是一頓責難:

「您也算是大作家了,但除了寫男歡女愛您還會寫什麼?不能寫些正經文章嗎?」

此話一出,現場觀眾們頓時一片嘩然。

賈平凹卻淡淡地回答:

一部作品每個人看到的都不一樣,有人看到了男歡女愛,也有人看到了背后的人生百態。

說完,底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這個女生也灰著臉坐下了。

聽過一個詞,叫 「道德潔癖」

指的是在道德上對人極端苛刻,不允許人有一點不道德。

具備這種特質的人,就像故事中女學生一樣,喜歡以道德名義,隨意去指責別人。

和他們相處,只會處處膈應,甚至會讓你產生一種窒息感。媒體人石頭曾說過自己剛工作時的一個故事。

當時他的高中班主任確診了白血病,在朋友圈里發起了募捐。

石頭那會工資很低,但還是捐了一千元。

後來,高中班長又特意建了個捐款群,石頭也被拉進去了。

班長隨后便私信石頭,讓他趕緊捐錢。

石頭表示現在手頭有點緊,沒想到班長看到后,直接怒斥說:「你這人也太冷血了吧!」

石頭本想解釋一番,但想了會,還是沒有理會。

後來班長得知石頭早已捐過錢后,這才羞愧地打電話過來致歉。

心理學家王國榮曾指出: 過度追求正確,是一種偏執,要求他人也正確,則是一種病。

一個人道德感太強,就會不自覺地盯著別人的一舉一動。

拿著放大鏡看人,別人身上自然處處都是毛病,任何行為都能挑出錯來。

你若與他們解釋或爭論,不僅無濟于事,反而讓自己陷入更大的消耗。

與其沒完沒了糾纏下去,不如一開始,就躲他們遠遠的。

上海交大教授竇令成說過一句話:

現在人和人之間的矛盾,主要是來源于有那麼一撥人,慣于用圣人的標準衡量別人,甚至以「道德」「善良」的名義去強迫別人。

道德感太強的人,往往會義正辭嚴、冠冕堂皇地入侵你的生活。

一有機會,他們就會用自己的是非觀念去支配你、脅迫你。

面對身邊的道德衛士,你要做的就是擦亮雙眼,及時識別,不要讓他有接近你的可能。

為什麼領導喜歡下屬之間競爭?下屬主動參與的原因,殘酷且扎心
2023/12/02
若你遇事煩躁,活得不快樂,不是智慧不夠,而是「心力不足」
2023/12/02
孔子四則說話之道,一生所悟,多年感懷,開悟無數人!
2023/12/02
《紅樓夢》:做人做事,務必懂這3個道理
2023/12/02
司馬懿:男人欲成大器,能力次之,悟透這九大厚黑智慧,少走彎路
2023/12/02
司馬懿:人這一生最怕擁有3種能力
2023/12/02
林徽因:愛的,不愛的,一直在告別中
2023/12/02
張愛玲說過:人生聚散,本是常事,我們終有藏著淚珠撒手的一天
2023/12/02
楊絳:苦過才是生活,熬過才是日子
2023/12/02
一代賢后劉娥:女人的格局,決定了她的結局
2023/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