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心靈語錄
情感百態
創業職場
老年生活
奇聞趣事
動物社
俄羅斯新聞
古裝資訊
熱點新聞
老照片
字母圈
國畫
體育競技
科技遊戲
旅行風光
綜合推薦
佛緣佛語
生活常識
装修
歌曲明星
美妝時尚
星座课堂
軍事
奇趣
趣味測試
健康養生
育兒分享
養魚
大马新闻
健身達人
明星
影視新聞
金庸故事
歷史趣聞
歐洲王室
娛樂明星
植物
搞笑故事
美食菜譜
萌寵樂園
历史故事
國際新聞
獅城資訊
毛孩
插畫趣聞
生活小妙招
動漫影音
设计
酷車
搞笑貼圖
日本印象
手工DIY
全部
    
《朝花夕拾》:人生最好的狀態,一半懷念,一半遺忘
2023/11/02

魯迅,用戰斗的筆書寫一生,而他唯一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卻飽蘸深情,回憶了悠悠往事。

從童年到中年,從懵懂天真到歷經滄桑,《朝花夕拾》不僅是他個人經歷的記錄,更是人生百態的縮影。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塵封的往事,瑣碎的日子,終究漸行漸遠,讓人遺忘。

然而, 生命中總有一些人、一些事、一些時刻,永遠閃光。

1 童年,苦與樂都是成長每個人的童年,都珍貴而難忘,擁有很多快樂,也夾雜些許苦澀。

書中的名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曾讓多少人艷羨魯迅先生的童年。

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

這充滿無盡樂趣的百草園,成為魯迅兒時百去不厭、流連忘返的秘密花園,讓人神往。

然而,即便是孩子,也不能每天都在樂園里度過,還是要品嘗生活的苦澀。

不久,魯迅便從浪漫的百草園,被送往附近的三味書屋。

面對每天「之乎者也」的讀誦、滿滿的枯燥課程、嚴厲的私塾老先生,還得時時提防戒尺、罰跪等,魯迅唯一的慰藉是有同學相伴。

但隨著年歲漸長,更大的苦澀還在后面。

父親長期患病,終至死亡,家境也敗落下來。

作為家庭的長子,魯迅不得不承擔起生活的重擔。

他的生活,從天上掉落人間,從無憂無慮的大少爺,變成落魄忙碌、受人白眼的「小乞丐」。

多年之后,魯迅還非常沉痛地說:「有誰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的麼,我以為在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的真面目。」

然而,正因為年少經歷的這一番生活苦難,讓日后的魯迅變得深刻而清醒,為改變黑暗的社會現實而奮勇前行。

正因為曾經那彌足珍貴的兒時歡樂,讓半生漂泊的魯迅,內心總有一份篤定和溫暖。

每個人的童年都有苦有甜,難得圓滿。

當擁有幸福歡樂時,哪怕是母親的一次擁抱,老師的一句稱贊,和小伙伴的盡情嬉戲,都讓人心中承載了純粹的喜悅。

當身陷苦澀惆悵時,或者是一次誤會、一次打擊、一次變故,或者是不被重視、不被愛和看見,都讓人產生長久的隔閡和挫敗感。

哪怕成年以后,內心還是會隱隱作痛,輕輕嘆息。

都說:「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然而,童年只是人生的短暫驛站,無論悲歡,都是成長的底色。

如何在這底色上,學會珍惜、經受歷練,書寫好自己的故事,才是幸運與否的關鍵。

2 親情,痛和愛是一體兩面自古以來,嚴父慈母式的家庭,父親多是一副嚴厲面孔,總是「恨鐵不成鋼」。

魯迅小時候擁有母親和傭人等濃濃的關愛,唯獨對父親的嚴厲,心懷畏懼。

書中談到,有一次全家人去參加迎神會,難得的玩耍好時機,魯迅興奮異常。

可偏偏在「萬事俱備、只待出發」的節骨眼上,父親嚴肅地說:「去拿你的書來」,魯迅如當頭澆了一盆冷水。

然后,父親甩下命令:「給我讀熟,背不出,就不準去看會。」

懾于父親的威嚴和對玩耍的渴望,魯迅快速地完成了這枯燥無比的背書任務。

然而,渴盼已久的內心,突然遭遇一番波折,再也提不起興致。

後來,魯迅回憶游玩的全程,只記得背書一件事。

這是少年魯迅心頭的一大遺憾和恨事,童年也因為父親的嚴厲,失去了很多樂趣。

可是,對父母的一時怨憤和忌恨,并不能掩蓋真正深沉的愛。

當父親身患重病時,魯迅日夜奔波,為父親請醫問藥,侍奉左右。

彌留時刻,聽從隔壁衍太太的指示,他一聲接一聲地,在床邊大聲呼喊父親。

魯迅後來回想,這樣的做法極為不妥。

沒有讓父親安靜地死去,這讓他感到不安。

然而,這又何嘗不是一個孩子,對臨終父親深深的不舍?這一聲聲的呼喚,又何嘗不是一種倔強的堅持和希望?

成年后的我們,和父母的關系,總有一種無法言明的疏離和落寞。

我們曾經向往星辰大海,無法忍受父母的管束和期待,渴望擺脫親情的羈絆,渴望遠離故鄉。

然而,總有一天會明白,父母永遠是我們心頭最重要的依托。

父母,是這個世界上,你花心思、花時間最少,但卻最愛你、不圖回報的人。

我有一個朋友,小時候特別叛逆,常與父親爭吵不休,直到成年,他和父親的關系仍若即若離。

然而,當得知父親身患重病,時日不多時,朋友卻挺著中年發福的身體,風雨無阻地給父親送湯送飯。

一得空,他就趕往醫院看望、陪伴老父親。

醫院里的病友,都嘖嘖稱贊他的孝順,卻不知他們以前是水火不容的死對頭。

心理學上說: 「痛和愛是一體兩面,你有多愛,就可能有多恨。」

透過病痛,更能學會理解愛。面臨得失,更能懂得珍惜情感。

沒有完美的父母,也沒有完美的親情。

在一場場痛和愛的交織里,我們終將認清,誰才是世界上最親的人。

3 所謂人生,一半懷念,一半遺忘人一路成長,不免跌跌撞撞、困頓迷茫。

然而,一生里總會有那麼幾個人,在你的記憶里一直閃光。

魯迅幼年時的保姆阿長媽媽,保守又嘮叨。

然而,她卻為了魯迅心心念念、求而不得的一本《山海經》,默默想盡辦法,幫他實現愿望。

這份熱忱和記掛,成為一個孩子一生的溫暖和慰藉,這本書也成為他「最為心愛的寶書」。

可是,直到後來,魯迅連她真正的姓名,都還不知道。

之后,魯迅遠赴日本求學時,又遇到藤野先生。他正直嚴謹,親手為魯迅的講義做修改,足有厚厚的三大本。

然而多年以后,藤野先生已對這個中國留學生,了無印象,但魯迅一直把藤野先生的照片,掛在書房。

每每在疲倦懈怠時,「仰面在燈光中,瞥見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說出抑揚頓挫的話來,便使我忽又良心發現,而且增加勇氣了。」

也許在保姆阿長媽媽、老師藤野先生眼中,他們只是恪盡職守,做好自己該做的事,盡到自己應盡的責任。

然而,在魯迅眼中,他們卻似心底永遠的火炬,對他的一生產生久遠的影響。

生活就是這樣,你在懷念別人時,也許早已被別人遺忘。

你早已遺忘了別人,別人卻一直將你珍藏。

經歷歲月的浮沉,有誰已經忘記你,有誰一見你,卻還能立刻喊出你的名字?

晚年的魯迅,再次見到童年最好的玩伴閏土,跟他提及兒時的趣事,而閏土只是說了一句:「有嗎?我不記得了。」

現實中,遇到多年未見的密友,提起曾經的相處細節,對方可能也是同樣的話:「不記得了」,貌似不經意的一句回答,卻能擊破整個回憶和想念的心海,讓人唏噓感嘆。

時空和歲月讓往事泛黃,心底的想念卻倔強地閃亮。

老師、同學、故人、老友之間,終是會有一個人,記得過去種種,對方卻早已釋懷。

所謂人生,一半懷念,一半遺忘。

生命如白駒過隙,平凡的點滴匆匆即逝,無處可尋。

正如書中提到,魯迅兒時最愛的瓜果,成年后再欣欣然地吃起,卻再也沒有了童年時的美妙滋味。

然而,那些經過時光長河,而歷久彌新的,卻是對幾個人、幾件事的刻骨念想。

善良樸素的阿長媽媽,正直熱忱的藤野先生,不茍言笑的父親,是魯迅生命中永遠的光。

而我們的記憶中,何曾沒有這樣的光?

正是他們,讓我們不再迷茫,不再無助,胸懷溫暖,邁向前行的路。

而我們,或許也在不經意的時刻,成為照亮別人生命的一線光。

10件有損「陰德」的事,盡量不要去做!
2023/12/06
有些人和事,你越是接納不了,就越能升華你的生命!
2023/12/05
剛進入職場大家都差不多,為什麼差距越來越大?
2023/12/05
遇到人生低谷時,讀讀蘇軾這6句話,激勵了無數人
2023/12/05
太上老君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看懂這句話的人有福了!
2023/12/05
稻盛和夫:這個世界上最愚蠢的事情,就是不斷地跟別人講道理
2023/12/04
「天命之人,貴人相助」:福緣深厚之人,都有這樣的特征
2023/12/04
「積善之家,必有大福」:人生最高的境界,就是種善因得善果
2023/12/04
「人有惡相,不可相交」:遇到這三類人,不要妄想感化他們
2023/12/04
「天命之人,大福之相」:真正被老天眷顧的人,都有這四個特征
2023/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