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5日,諾貝爾文學獎爆出冷門。
獲獎的,是許多人都不熟悉的的作家石黑一雄。
諾獎公布那天,甚至連石黑一雄本人聽到這個消息,都還以為是惡作劇。
事實上,石黑一雄之前已經發表過多部作品,幾乎每一部都獲獎無數。
其最重要的代表作,莫過于榮獲1989年「布克獎」的《長日將盡》。
小說的主人公史蒂文斯是位典型的英國管家,幾十年來,他一直服務于一位頂級貴族。
在雇主的府邸里,他見證了一次又一次影響世界的大事,并以此為驕傲。
直到暮年一次突如其來的旅行,史蒂文斯走出高墻,見識了平常人充滿煙火氣的日常。
他才驚覺,自己奮斗半生,依然兩手空空,不但錯過了親情和愛情,還迷失了自我。
這場旅行如同一記警鐘,震醒了書中的史蒂文斯,也警醒著書外的你和我。
人生最大的遺憾,從不是沒能功成名就,也不是一直平淡無奇。
而是直到長日盡頭才發現,奔忙不休數十載,我們卻從未有一刻在為自己而活。
1 有多少人,一生只為身份而活史蒂文斯出生于管家世家。
父親是一位優秀的英國管家,總能完美處理各項工作。
有一次,父親的雇主出于利益需求,要宴請一位將軍。
但這位將軍曾經做過一個錯誤決策,害得史蒂文斯的哥哥戰死沙場,還背負污名。
為了大局,父親硬生生克制住殺子之恨,貼身服務了將軍四天,順利幫主人達成目的。
父親的言傳身教感染了史蒂文斯。
多年來,史蒂文斯恪盡職守,一步步從小型府邸的男仆,做到大人物達林頓勛爵的管家。
如今,他手下仆從如云,每日處置的事務又多又雜。
為了能專注于工作,史蒂文斯把辦公的餐具間布置得極其簡單,還從不置辦任何私人服飾。
只要出現在他人面前,他就全心全意沉浸在管家角色里,不會有一分一秒的松懈。
即使是獨處時讀言情小說放松心情,史蒂文斯也要對自己說,這是為了學習英語語法。
他唯一一次稍徇私情,就是安置年老體弱的父親。
那時父親因為原雇主逝世,被迫失業,又已年過七十,很難與年輕同行競爭。
史蒂文斯便安排父親來到達林頓府,在自己手下做副管家。
副管家的工作十分繁重,遠遠超出了父親體力的承受范圍,導致他多次出現工作失誤。
女管家肯頓小姐看不過眼,忍不住提醒史蒂文斯注意他父親的情況。
史蒂文斯卻一直站在管家的立場上,對父親公事公辦,沒有做過哪怕一點點的偏袒。
就連他與父親的談話,也如同是溝通公務一般,簡潔、高效,毫無親密可言。
但超負荷的工作,終于壓垮了父親。他倒在工作崗位上,病情迅速惡化。
可就在他垂危的時候,府上正要召開一場影響重大的國際會議。
所有仆人都忙得不可開交,史蒂文斯更是肩負重任。
無奈之下,史蒂文斯只得拜托肯頓小姐,在她結束本職工作后,幫忙照料瀕死的父親。
他自己則待在金碧輝煌的客廳,強忍著心中的萬般掛念,周到地為權貴們服侍茶水,滿足各種需要。
遺憾的是,父親沒能挺到兒子結束工作。
會議中途,肯頓小姐悄悄暗示史蒂文斯來到門外,告訴他父親已經逝去。
這讓他悲痛萬分。
可會議還在繼續,職責還要履行。
史蒂文斯克制住哀傷,繼續托著紅酒穿行在客人之間,也被一個個客人稱贊服務周到。
他的心中,竟油然升騰起為職業奉獻的自豪感。
初讀此處,我只覺荒謬,越深入品味,越是為史蒂文斯悲涼。
身為成年人,誰都有自己的社會角色。
農民、工人、銷售、程序員、老闆與員工,上級與下級……
各有各的位置,各有各的職責。
我們完成任務以維持生計,也能獲得成績以贏得認可。
可若把工作當成了生命的全部,必然意味著夢想和情感的退讓。
過度執著于承擔的角色,早晚會迷失真實的自己。
這世上最大的愚蠢,就是把身份當枷,給人生上鎖。
等到身份在歲月里層層剝落,才發現除了工作,自己這一生一無所有。
2 沒有一種身份,值得用生活當代價父親逝去后,史蒂文斯來不及過多悲傷,又投入到達林頓府繁重的管家工作中。
不知不覺,他的冷靜與專注吸引了女管家肯頓小姐。
她主動邀請史蒂文斯每晚來自己的休息室,喝著熱可可談天說地。
史蒂文斯卻對這份情意毫無察覺,他全心全意追求的,是做「偉大的管家」。
在他心中,管家的「偉大」,不只是業務出眾,或者是雇主顯赫,而是效命于品行端正并能影響世界的大人物,通過服務雇主來為全人類做貢獻。
史蒂文斯現在服務的達林頓勛爵,正是這樣一位正直善良而且位高權重的紳士。
勛爵多次組織國際會談,一次次影響了世界大勢。
史蒂文斯帶領團隊做出的每一次服務,也得到了高度肯定。
史蒂文斯對此很是驕傲。
他堅定地向肯頓小姐表示:
「我得一直等到盡我之所能協助爵爺,把他為自己決定的那些偉大的任務統統完成以后,我的職業才能算得上圓滿。」
肯頓小姐黯然神傷,只得另覓良人。
但史蒂文斯沒有想到,他寄予了厚望的達林頓勛爵,後來竟然被納粹德國洗腦。
勛爵先是要求解雇兩個毫無過錯的女仆,只因為她們是猶太人。
又不顧親人和政治盟友的反對,決定組織秘密會談,推動英國國王訪問德國。
史蒂文斯明知道勛爵已經走上歧途,可迫于職責所在,他還是一絲不茍地完成了這些違心的任務。
然而就在秘密會談當天,肯頓小姐突然向史蒂文斯提出,自己打算辭職結婚。
談話中,一貫冷靜的肯頓小姐大失常態,幾次三番暗示史蒂文斯出言挽留。
可史蒂文斯只是平靜地表達了祝福,然后轉身離開。
盡管站在門外,他聽見肯頓小姐在哭泣,也因此心如刀絞,可史蒂文斯還是回到客廳為客人奉上茶水,然后立到門外等候傳喚。
這一等就是幾個小時。
一方面,他在履行管家的職責。
更重要的,因為當時的傳統是仆人一旦結婚,就要離開這個行業。
史蒂文斯還沒有達成「做偉大管家」的理想,所以他不考慮結婚,不愿意成家。
肯頓小姐終于徹底心死。
她遞上辭呈,隨丈夫遠走他鄉。
然而會談沒過多久,納粹德國的真面目暴露。
一直為其搖旗吶喊的達林頓勛爵成了過街老鼠,受盡唾罵,不久后,勛爵就在絕望中自盡。
史蒂文斯從此羞于對陌生人承認,自己曾服務過勛爵。
而他對于「偉大管家」的追求,更是徹底成為泡影。
這結局令人扼腕。
可又有哪個成年人,未曾經歷過這樣的荒唐。
為了生計慌慌張張,為了名利廢寢忘食。
可說到底,工作之外,還有生活。角色之下,還有自己。
所有職業與身份,不過是謀求碎銀幾兩的手段。
所謂事業跟成就,也不過是柴米油鹽之上耀眼的光華。
千萬別把它當成人生本身,反而抹殺了真正的情感和渴望。
這個世界上,沒有一種身份,值得用生活作為代價。
3 長日未盡,余生請學會好好愛自己勛爵自盡后,府邸被賣給一位美國富商。
仆人們紛紛辭職,只剩下史蒂文斯帶著僅有的三個女仆,勉強維持著府邸的運轉。
但他的刻板保守,與新雇主的率性幽默格格不入。
這讓史蒂文斯苦惱不已。
新雇主就建議他休假做一次旅行,以增長見識。
這個建議與管家本職毫不相關,史蒂文斯原本并不想考慮。
可前不久,遠嫁他鄉的肯頓小姐寫信來說,她與丈夫感情不和,鬧到離家出走。
史蒂文斯很是擔心,決定借這次旅行去找肯頓小姐。
他還給自己找了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是為了勸肯頓小姐回來工作。
這樣既可以解決府邸人手短缺的問題,又可以解除肯頓小姐的婚姻困境。
這次出行中,史蒂文斯第一次特意去欣賞山水美景,也見到其他沉浸于湖光山色中的旅人。
他還難得地參與了平民百姓的酒吧閑談,少見的不必顧忌身份和職責而暢所欲言。
他也親眼見到一個普通人,明知道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還拼命向鄉親們宣傳政治理想。
人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堅持。
但最讓他震驚的,還是肯頓小姐。
史蒂文斯一直認為,自己將拯救肯頓小姐于水火之中。
但在他到來之前,肯頓小姐已經結束了離家出走,與丈夫重歸于好。
兩人相見時,肯頓小姐一直表現得優雅而沉靜。
她坦然承認,當年匆匆結婚,的確是為了報復史蒂文斯對自己的冷淡。
她最初不愛丈夫,婚后頭些年過得也很不幸福。
可丈夫始終用善良和可靠包容她,溫暖她。
幾十年朝夕相處下來,無數次同甘共苦以后,肯頓小姐已經在不知不覺間愛上了丈夫。
如今女兒已經長大,外孫即將出生,丈夫馬上退休,未來眼見會越來越美好。
肯頓小姐不再懷念當初,更不想回到達林頓府,只想好好珍惜現下擁有的一切。
這個回答讓史蒂文斯肝腸寸斷。
他強撐著向肯頓小姐表達祝福,然后便匆匆告別,前往旅途的終點——一個海濱小城。
在滿街快樂玩耍的人群中,史蒂文斯第一次徹底放松自己。
他坦然向偶遇的陌生人承認,自己侍奉過達林頓勛爵,向他奉獻了所有的忠誠、精力……
可勛爵對全世界犯下了錯誤,史蒂文斯不知道自己的付出是否還有意義。
更重要的是,他的年齡在增長,精力在衰退,如今工作多次出錯。
人人都在向前行走,只有他對未來滿腹彷徨。
陌生人則充滿深意地安慰他:
「你得學會享受你的人生。傍晚是一天中最美好的時光,你已經做完了一天的工作,該是你擱起腳來好好享受一下的時候了。」
史蒂文斯終于釋然。他決定放下從前,努力把剩余的人生過好。
作家蘇芩說, 人生總有些悔不當初的遺憾,這就是學費。
與其為了昨日的錯過痛苦不已,或者為了明天的迷茫束手束腳,還不如放下所有顧慮,好好珍惜現在。
別再委曲求全地用社會身份綁住自己,放開心胸去突破自我的限制。
長日未盡,終點尚遠。
昂首走下去,余生你能活出更好的自己。
▽
石黑一雄說,《長日將盡》是為了表現你是如何為了成就事業而荒廢了你的人生,又是如何在個人的層面上蹉跎了一輩子。
這是史蒂文斯的困境,又何嘗不是大多數普通人的日常。
一邊要打拼事業,一邊想追求自我。
誰都希望兩者能相輔相成,可大多數現實里,兩者卻是水火不容。
書中的史蒂文斯,直到旅途的終點,才為心靈找到安處。
書外的你我,是否也該及早醒悟,在滿世喧囂中靜下來,專注傾聽內心。
別一味糾結于世俗的成功,反而漠視了心中真正的渴望。
別太屈從于生活的毒打,以致被身上衣口中食磨滅了思考。
我們終其一生,在紅塵里上下求索,在歲月里左沖右突,只為尋找屬于自己的活法。
其實,只要你正走在喜歡的路上,無論腳下是平坦或者起伏,都是人生最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