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我們受益于信息的輕易獲取,隨之也承受著海量資訊的轟炸。
在人生無處不在的選擇面前,過多的參考答案反而會形成撕扯,有人就此陷入慌張,更找不到方向。
而那些智慧的人,卻早就懂得:先將自己的內在力量穩固住。
因為當一個人情緒穩定,做事穩妥時,就能夠撥開迷霧,穿越任何風雨,探尋出最適合自己的人生之路。
情緒穩定,掌控人生高度
世間從不缺少技藝高超之人,而能在比拼中笑到最后的,往往取決于情緒。
張雨霏,剛被評為杭州亞運會最具價值運動員,著名教練孔淼評價她:「是最能穩定住情緒的大賽型選手。」
殊不知,這也是她刻意磨煉,征服情緒野馬的成果。
就在東京奧運會女子100米蝶泳決賽中,張雨霏已經具備奪冠實力,但在最后沖刺階段被名將麥克尼爾反超,惜敗。
賽后,張雨霏及時進行了反省:「賽前外界對自己奪冠的預測,擾亂了自己的情緒。」
她自此時刻提醒自己管控好情緒,屏蔽無用的雜音,專注于自身的發揮。
就在福岡世錦賽與杭州亞運會上,面對更熱情的觀眾期盼,張雨霏以穩定的心態迎戰眾世界頂級高手,先后都獲得了冠軍。
生活就如同運動場的現實版,每個人都面臨競爭的壓力、規則的約束、裁判的主觀與觀眾的情感期許。
正如奧里森·馬登所說:「任何時候,都不應該使一切行動都受制于自己的情緒,而應該反過來控制情緒。」
作家李筱懿,曾提到過自己的兩件小事兒。
早年間,某日疲勞晚歸的她發現打不開門鎖,當即焦躁不已,先是給外地的男友訴苦,引發了爭吵,又向遠在家鄉的父母抱怨哭泣。
然后她電話喊醒了同在一城的爺爺和叔叔一家,等叔叔老遠趕來,幫著撬開門時,已經是后半夜了。
20年后,當她快22點鐘到家時,再次發現打不開門鎖,不禁回想起那個人仰馬翻的晚上。
她做了幾個深呼吸,想到第二天還有工作,權衡幾個方案后就在附近找了家酒店,并預約了次日的開鎖服務。
這回,她只用了不到半個小時,當晚還休息得很好。
心理學上講:事情發生后,大腦會第一時間產生情緒反應,約6秒后,大腦皮層才作出認知處理。
高手們,就是用好了這短短數幾秒,建立了一間「黑屋子」,收納并消化了自己的壞情緒。
《看世界》雜志里說:「專業能力構成了一個人的基本面,處理情緒的能力,卻決定了他的人生高度。」
在生活中,若走不出挫敗和考驗下的負面情緒,只會不斷折磨自己,加深生活的苦難。
只有穩得住自己的心神,懂得管控自己情緒的人,方能真正掌握自己的人生。
做事穩妥,迎來量的質變
做事穩妥,是對一個人很高的評價。對事,不潦草應付,做事,嚴謹負責。
這樣的品質,和聰明無關,更是一種深植于性格的習慣。
朋友小尹初入職場時,就在內部重點項目競爭中,擊敗幾個名校畢業生,成為組員。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