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蟲子,叫蝜蝂。
它去任何地方,都會帶點東西,把東西放在背上。
因為背負的東西多了,就把自己壓垮了,動彈不得。
有好心人幫它把背上的東西丟掉,可是它不領情,再次撿起來,繼續背著。
這種蟲子,又喜歡去高處。常常是重物和自己一起跌落,墜地而亡。
文學家柳宗元看到這種蟲子,感慨到:「今世之嗜取者,遇貨不避,以厚其室,不知為己累也,唯恐其不積。」
現在的人,得到的東西很多,外形很大,但是如蟲子一樣愚蠢,壓垮自己的悲劇,無法避免。
尤其是老人,奮斗一生,退休了,子女孝順,夫妻相伴,社會也照顧老人,但是活得不幸福的人,比比皆是。
擔心子女過得不夠好,覺得枕邊人不優秀,考慮孫輩的學習,擔心鄰居使壞,害怕自己生病,每天都需要狠狠鍛煉......一步一步導致睡不著,吃不好。
這一切,無非是精神內耗,讓自己陷入想不通、忘不掉、過不下的怪圈。
01
有內耗的老人,身在福中不知福。
一個人的精神、心靈、五官,都去感觸內耗了,那就無法感觸到幸福了。
畢竟,人的身體的承載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抱住全世界的東西。
抱住了「內耗」,就丟到了福氣;盯著垃圾,就看不到風景;想著痛苦,就吃不下美味佳肴。
林徽因的母親何雪媛,出生在富貴家庭,嫁給了家境優厚的男人林長民。
婚后,何雪媛有一兒兩女,但是兩個孩子夭折了,只有林徽因活下來了。
為了傳宗接代,林長民找了二房太太程桂林,還有了 幾個兒子。
從此,何雪媛開啟了嫉妒、抱怨的生活模式。雖然林徽因得到了很好的教育,還嫁給了有錢、有出息、有情的梁思成,也不能改變何雪媛的心態。
當林長民意外過世后,何雪媛就搬進了林徽因家居住,條件也很優厚,吃喝不愁。
在北平居住時,林徽因多番照顧同父異母的弟弟林恒。何雪媛非常生氣,把對丈夫的矛盾,對準了所有的晚輩。
家庭開啟了爭吵模式。林徽因只能百般忍受,對朋友費慰梅說:「最近三天,我自己的媽媽把我趕進了人間地獄......」
在戰亂時期,一家人居無定所,生活困頓,可是何雪媛卻鬧騰不休;林徽因生病了,何雪媛也只能帶來煩惱。
再往后,林徽因先走一步,何雪媛失去了最后的依靠,晚年難免孤苦。
兒子梁從誡談起母親林徽因,如此說:「她愛自己的母親,又恨她不爭氣......扭曲的人際關系,在精神上深深地傷害過她。」
相對流離失所、食不果腹的母親,何雪媛已經夠好了,雖然年輕時被丈夫虧待了,但比較自己的幸福晚年,算得了什麼呢?女兒孝順,女婿寬容,衣食無憂......一系列幸福,她是視而不見的。
若是把過去的「痛苦」全部帶在身上,還居高臨下地要求子孫為自己如何做,不是和柳宗元寫的「蝜蝂」,結局一模一樣?
有的老人,壽命很長,但是日子很凄慘。不過是多了一些時間,咀嚼痛苦,這和養生是背道而馳的。
02
最好的養生方法,就是消除內耗。
明代醫學家龔廷賢在《壽世保元》里寫道:「物來順應,事過心寧,可以延年。」
根據人生的變化,找到內耗,然后停止,再消除,晚年的一切都會好起來。
通常,內耗的根源,就是得到太多,舍去太少;知道太多,糊涂太少;想法太多,行動太少;群處太多,獨處太少;期待太多,現實太少......
給自己的精神松綁,每一天都是新的,心中無事,渾身自在。
第一,做好減法,輕松愉快。
古人說:「少則得,多則惑。
」
若你面前有無數東西,你是不知道選擇的。若是拿走一樣,就覺得夠了,那就容易多了,并且你享受了一樣東西。
晚清名臣曾國藩也說過:「做人,有三寡:寡言養氣,寡視養神,寡欲養精。」
社交上做減法,少看別人的臉色,不必要合群。跳廣場舞、打麻將,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何必礙于面子。
經濟上做減法,讓自己年年有余,有備無患,不因錢少而困擾。關于房子等財產的安排,交給子女好了,少去管。
思想上做減法,不要把昨天的煩惱,帶到今天來,過去了就算了,不計較得失。比方說,兄弟姐妹借錢,只要還了就行,不計較對方拖延了很久;萬一還不起,也慢慢來,血脈情一輩子,急什麼。
運動上做減法,不要野蠻鍛煉,苛求自己做出年輕人的動作,要和健身達人比美。
家事上做減法,總是能抽出時間,一個人讀書,讓自己安靜。甚至能靜坐,不擔心浪費時間。兒孫自有兒孫福,兩代人保持距離,兒孫孝順你,就當成意外的驚喜。
第二,順其自然,慢慢變老。
生老病死的不能避免的,若是你害怕過世,總是擔憂。
古人煉丹,吃丹藥,不能長命百歲,今天的老人盲目喜歡保健品,是一樣的道理,可能還破壞了自己的生命。
明代養生家呂坤也說過:「仁可長壽,德可延年。」
堅持善待自己,堅持做好心人,每天都有意義,活少幾年,但是幸福更多。
接受自然規律,養護身體也要聽醫生的,不折騰自己。
03
稻盛和夫在書里寫道:「一個人,最可怕的就是內耗,別人的一句話,會拿出來反復咀嚼;過度地分析、思考以及自我否定。這種精神上的消耗,往往比肉體消耗更煎熬。」
養生的關鍵,是養護精神,提升生命的價值,不是畏懼身體的變化,不是按照自己的想法,為所欲為。更不要去苛求子女,制造家庭矛盾。
養生也不是整天蹦蹦跳跳,不是花錢去旅游,是注重內心的美,處理自己和外物、過去、未來的關系。
我們來世上,就是做客的,什麼都生不帶來,死不帶走,何必強行負重前行呢?
往后余生,接納所有的不完美,面朝陽光,不見陰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