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愛如山,母愛如水。
從小到大,我們都在接受「贊美」父母的教育。
可是我們長大之后,發現父母有太多的不完美,也和自己的三觀,太不一致了。
你要往東走,去追求自由職業,父母要你去工廠,過有規律而勞累的生活。
你愛上了誰,但是父母認為不行,或者用高價的彩禮,阻礙你的婚姻。
也有一些父母,一輩子都碌碌無為,年紀稍微大一點,就繩索向子女要贍養費,絲毫不考慮子女有多難。
母親做的飯菜,味道不那麼好,不如在酒樓吃飯;父親一輩子種地,但是沒有什麼錢,還留下一些債務給兒女。
捫心自問,你是什麼時候開始討厭父母的?
原來,「孝順」是一件扎心的事情,不一定是兒女自愿的。
凡事,別急著下結論。
如果有一天,你討厭自己的父母,就看看以下幾個典故,就會改變態度了。
01在父母眼里,子女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
第一個典故:隋煬帝在位的時候,要建一個大型的儀仗隊,大旗要用羽毛來裝飾。
江南的人聞訊,紛紛采集羽毛,賣給收購的人,賺一些錢。
湖州烏程有一個抓鳥的人,走到山里,一抬頭就看到了大樹上的一只大鶴,并且旁邊有一窩不能高飛的小鶴。樹干很高,他無法爬上去,因而拿起斧頭,要砍倒大樹。
大樹在搖晃,大鶴在戰戰兢兢,使勁保護鳥巢。
忽然,大鶴明白了什麼,把自己的羽毛,一片一片拔掉,丟下了。
抓鳥的人撿起羽毛,不再砍樹了。他絲毫都沒有注意到,羽毛上,帶著血跡。
這個典故,來源于《太平廣記.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