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心靈語錄
情感百態
創業職場
老年生活
奇聞趣事
動物社
古裝資訊
熱點新聞
俄羅斯新聞
老照片
字母圈
國畫
體育競技
生活常識
科技遊戲
旅行風光
綜合推薦
佛緣佛語
星座课堂
軍事
奇趣
装修
歌曲明星
美妝時尚
健身達人
明星
影視新聞
趣味測試
健康養生
育兒分享
養魚
大马新闻
搞笑故事
美食菜譜
萌寵樂園
历史故事
國際新聞
金庸故事
歷史趣聞
歐洲王室
娛樂明星
植物
插畫趣聞
生活小妙招
動漫影音
设计
酷車
獅城資訊
毛孩
手工DIY
搞笑貼圖
日本印象
全部
    
如果有一天,你討厭自己的父母,就看看這三個典故
2023/11/16

父愛如山,母愛如水。

從小到大,我們都在接受「贊美」父母的教育。

可是我們長大之后,發現父母有太多的不完美,也和自己的三觀,太不一致了。

你要往東走,去追求自由職業,父母要你去工廠,過有規律而勞累的生活。

你愛上了誰,但是父母認為不行,或者用高價的彩禮,阻礙你的婚姻。

也有一些父母,一輩子都碌碌無為,年紀稍微大一點,就繩索向子女要贍養費,絲毫不考慮子女有多難。

母親做的飯菜,味道不那麼好,不如在酒樓吃飯;父親一輩子種地,但是沒有什麼錢,還留下一些債務給兒女。

捫心自問,你是什麼時候開始討厭父母的?

原來,「孝順」是一件扎心的事情,不一定是兒女自愿的。

凡事,別急著下結論。

如果有一天,你討厭自己的父母,就看看以下幾個典故,就會改變態度了。

01 在父母眼里,子女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

第一個典故:隋煬帝在位的時候,要建一個大型的儀仗隊,大旗要用羽毛來裝飾。

江南的人聞訊,紛紛采集羽毛,賣給收購的人,賺一些錢。

湖州烏程有一個抓鳥的人,走到山里,一抬頭就看到了大樹上的一只大鶴,并且旁邊有一窩不能高飛的小鶴。樹干很高,他無法爬上去,因而拿起斧頭,要砍倒大樹。

大樹在搖晃,大鶴在戰戰兢兢,使勁保護鳥巢。

忽然,大鶴明白了什麼,把自己的羽毛,一片一片拔掉,丟下了。

抓鳥的人撿起羽毛,不再砍樹了。他絲毫都沒有注意到,羽毛上,帶著血跡。

這個典故,來源于《太平廣記.烏程采捕者》。

把鳥的做法,放到人身上,仍舊是行得通的。

在2009年的時候,一位名叫陳玉蓉的母親,湖北武漢人,當時五十多歲了。

兒子生病了,需要進行肝移植。陳玉蓉為了給兒子提供肝臟源,在長江邊上暴走,讓自己的身體變好,讓自己的體重達標。

她堅持了七個月,鞋子壞了好幾雙。最終,肝移植成功,兒子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有多少父母,為了兒女的成長和幸福,寧愿舍去自己的生命?兒女是父母的小心肝,這是毋庸置疑的。

怨恨父母的時候,我們還要想一想,自己也是母親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也是在父母的關照下,成長起來的。

02

「后爹后媽」再好,也不如親生父母。

第二個典故:有一對燕子夫妻,在一個屋檐下生活。

春天里,屋檐下又添加了好幾只小燕子,燕子夫妻忙碌著,也快樂著,期盼著。

忽然,一只殘忍的貓,抓住母燕子,吃掉了。

公燕子哀嚎了很久,但無能為力。

看著屋檐下的小燕子,公燕子有些不知所措,然后他找到另一只母燕子,一起搭伙,把小燕子 養大。

沒過幾天,孩子們發現,小燕子都跌落下來,胃里還發現了「 蒺藜子」。

蒺藜子」是一種藥,對于小燕子來說,卻是毒藥。

人們判斷,是後來的母燕子,借助「喂養」的名義,害死了小燕子。

這個典故,來源于《玉堂閑話》。

后媽變成媽媽,是有難度的,后爹也是如此。

當我們討厭親生父母的時候,也會對外尋找精神上的安慰,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卻不知不覺,變成了「對親人暴躁,對外人和氣」的內耗。

最可悲的是,有的年輕人,在外頭認了干爹干媽,還打得火熱,連自己的親生父母也忘記了。

春秋時的軍事家吳起,聽到母親過世的消息,也不回去守孝。他還謀害自己對妻子,討好魯國的君王,希望能夠被重用。

但是魯國容不下他,魏國也容不下他,到了楚國,被王公大臣怨恨,最終結局慘淡。

把父母當成仇人,這是要讓父母心寒的,也很容易讓父母爭吵不休。一個家庭,就散了,同時,你也失去了最好的依靠。

夫妻還是原配好,父母還是親生的好,一輩子都要記住。

03 父母對你再好,你還是要學會獨自走路。

第三個典故:老鷹在懸崖上筑巢,哺育孩子。

當小鷹慢慢長大的時候,巢穴越來越破舊,并且在某一天,巢穴被打翻了,小鷹戰戰兢兢地飛翔,有些還差點就掉落到地面。

失去了巢穴,所有的小鷹都有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學會了自己筑巢。

有多少人,習慣了依賴父母,當父母無法支撐自己的人生的時候,就厭恨不斷。

為什麼別人的父母,腰纏萬貫,自己的父母那麼窮困。是不是投胎錯了?

其實,父母能夠給予你的,一定是有限的。更何況,有很多的父母,在工地搬磚,在農村種地。

看到了嗎,城市里掃大街的老人,也是父母;翻垃圾桶的人,還是父母。

父母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也不能讓兒女享福一輩子。

人生終究是自己的,兒女要獨自走路。感謝父母的「窮困」,讓自己早當家,接受社會的鞭策。

一個人最好的修養,就是接受父母的平凡,允許父母存在不完美。

04

《論語》里說:「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當我們討厭父母的時候,說明自己年紀不小了,有了不同的認知了。也說明,父母變老了,需要理解和關照了。

父母和我們,出生在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機遇和困難。他們也努力過,但是效果不太好;他們也困頓過,并且不一定走出去了。

當你知道,被你厭惡的人,一直深深地愛著你,這是多麼殘忍的事情。

世界很大,唯有父母的愛,顯得那麼卑微,不是嗎?

10件有損「陰德」的事,盡量不要去做!
2023/12/06
有些人和事,你越是接納不了,就越能升華你的生命!
2023/12/05
剛進入職場大家都差不多,為什麼差距越來越大?
2023/12/05
遇到人生低谷時,讀讀蘇軾這6句話,激勵了無數人
2023/12/05
太上老君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看懂這句話的人有福了!
2023/12/05
稻盛和夫:這個世界上最愚蠢的事情,就是不斷地跟別人講道理
2023/12/04
「天命之人,貴人相助」:福緣深厚之人,都有這樣的特征
2023/12/04
「積善之家,必有大福」:人生最高的境界,就是種善因得善果
2023/12/04
「人有惡相,不可相交」:遇到這三類人,不要妄想感化他們
2023/12/04
「天命之人,大福之相」:真正被老天眷顧的人,都有這四個特征
2023/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