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衡量勞動價值標椎的婚姻中,女性怎樣才能獲得幸福呢?
《82年生的金智英》也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示。
書中講述了少女金智英從小到大的困局以及身處婚姻的無力感。
這本書不僅被評為2017年韓國社會最重要的事件,還刷新了韓國年度電子書的最高銷售記錄。
無數女性在書中看到了同樣困于婚姻中的自己:
結婚後,親戚催生,孤立無援。
生子後,個人價值被忽略,負面情緒難以釋放。
離職後,經濟價值難以實現。
或許身處婚姻圍城,唯有自我調節才是女性的出路。
縱觀我們周圍婚姻幸福的女子,都做到了這三點。
(圖片來源于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侵刪)
小事保持鈍感力
俗話說:傻人有傻福,天公疼憨人。
對小事不敏感的人才能活得更快樂。
金智英婚後第一次給公公過生日,長輩們向金智英詢問是否已懷孕,並當面猜測未孕的原因,完全忽略了她的感受。
金智英在持續解釋中精疲力盡、委屈至極。她在意此事的態度,更燃起了他們窺探隱私的興趣。
親戚過線的干擾不僅破壞了金智英的心情,還引發了她與丈夫鄭代賢的爭吵。
敏感的金智英為丈夫冷漠的表現感到心寒。
就因為金智英對小事太敏感,親戚毫無禮貌的窺探隱私,才成了他們夫妻吵架的導火索。
有鈍感力的人卻不會在意別人的口舌。金智英的母親恰好就是這種小事上有鈍感力的人,面對婆婆的刁難,她不以為意。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