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波蘭作家萊蒙特說:一切事物都是有順序的,如果沒有順序,那就會出錯。
就像一件精美的藝術品,需要先設計后雕琢;一幅好的山水畫,需要先勾勒后填墨。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同樣也講究一定的序位。
如果社交的順序搞反了,就會產生很多麻煩,甚至導致關系破裂。
在這世上,無論與誰相處,都不能亂了順序。
01
先了解,再交心
馬未都曾在書中講過一個故事。
一位女生,剛參加工作就認識了一位大姐,對她照顧有加。
她自然也對大姐深信不疑,無話不說。
自己的戀愛史,曾經的糗事,甚至對同事、領導的看法,她都告訴了大姐。
到了年底職位評優時,兩人有了競爭關系,她昔日的話語自然成了對方攻擊她的武器。
古語有言:世間海水知深淺,唯有人心難忖量。
與人初相識,話只說三分,不可全拋一片心。
你內心的傷痕,到了別人那里或許成了飯后的談資;
你無心的言論,日后或許就成為別人攻擊你的證據。
交淺言深,君子所戒。
先了解其為人,再考慮話說幾分。
始終遵循一個合理的順序,才能不辜負他人,亦不傷害自己。
02
先傾聽,再表達
孩童問:為何寺院里佛像的耳朵都很大,嘴巴卻很小?
智者答:因為佛家人懂得,傾聽比表達更為重要。
細品確實如此。
很多時候,你說得越多,別人越聽不進去,甚至越反感。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轉載必須獲得許可,未經允許請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