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用「老糊涂」來罵人。
若是你對罵聲很在乎,一準會難受。
若是你一笑而過,真糊涂了,反而輕松了。
人老了,不比年輕小伙子,難免會被淘汰。
厲害的人,索性變成糊涂人,讓自己有大智若愚的姿態。
01
在家,糊涂就是肚量。
古人留下一句諺語:「不癡不聾,不為家翁。」
一個老人,如果耳朵不好使,話也很少,反而會德高望重。這樣的邏輯,看起來不可思議,其實是很真實的。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活法,老人不要插手太多,更不要和晚輩斤斤計較。管得寬,不如少管閑事。
在電視劇《虎媽貓爸》里,女孩茜茜的奶奶和爺爺,非常慣著她,當成公主來養。
奶奶孫雅嫻想讓茜茜開心,就帶她去農村朋友家做客。
可是,孫雅嫻看著茜茜的行為,非常擔心。農村的東西,這樣有細菌,那樣很邋遢,都會被孫雅嫻嫌棄,還不準茜茜觸碰。
茜茜和村里的蕊蕊嬉鬧,茜茜調皮地把消毒紙巾塞進了蕊蕊嘴里。
茜茜的母親畢勝男很生氣,要強化教育。但是孫雅嫻護短。
有一段時間,畢勝男想要做專職太太,孫雅嫻立馬就反對,認為家里不要吃閑飯的兒媳。
兩代人的教育觀、生活觀,差距很大,久而久之就鬧得不可開交了。
《道德經》有言:「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也就是說,老人要幫助子孫,這是對的,但盡管做好就行了,不要爭功勞,更要避免口角。
三個方面的糊涂,對于持家很有幫助。
其一,把教育孫輩的事情,交給兒女,老人只管負責孫輩的生活起居。
其二,兒女孝順老人的東西,不管價值多少,不要挑剔,也不要互相去比對,感激兒女的心意。
其三,接受兒女沒有出息的事實,不要過于期待。想一想,他們還年輕,經歷了社會的打磨,以后會自然好起來。
糊涂的老人,在家里沒有脾氣,還能常常自得其樂。從而,子女也不好意思計較,家庭的氛圍就和諧了。
02
出門,糊涂就是和氣。
人老了,閑來無事,和小區里的人聊天,和同伴跳廣場舞,或者去找人一起釣魚。
也有老人去鍛煉身體,不小心就妨礙了比人,引發了憤怒。
如何才能和外面的人友好相處呢?關鍵是自己主動認慫,學會圓融。
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里寫了一個小故事。
一個喜歡下棋的人,總是找人對弈,但大部分時間都會輸了。因此,他很懊惱,也責怪別人不讓自己。
有一天,下棋的人遇到一個神仙,就問:「有沒有必勝的方法?」
神仙說:「必勝的方法是沒有的,但是有必然不輸的方法。」
神仙接著說:「很簡單的,你不下棋,就不會輸啊。」
下棋的人頓悟,既然要下棋,那就「愿意服輸」。若不然,就丟掉這樣的愛好。
糊涂一些,就是不計較得失,不在乎輸贏。
人到老年,爭來爭去一場空,又何必把什麼都搞清楚,都要自己獲利呢?
除了與人「對弈」的時候,糊涂一點,在聊天、看書、旅行等,都要如此。
聊天,不要打破砂鍋問到底,就是自己很明白的事情,也要裝糊涂,這是給對方面子。尤其是一些喜歡吹牛的人,你不揭穿他,就能讓他繼續說下去,反正也不礙事。
就得像《紅樓夢》里的劉姥姥一樣,被賈府的女人們取笑了,還說「我就是愛風流」,逗得大家笑個不停。從不揭露女人們對她的「歪心」。
看書,不要鉆牛角尖,有的智慧,本來就是和現實有出入的,也有一些道理,彼此是矛盾的,說不清。
比方說,秋蟬到底是害怕冬天,是膽小鬼,還是巧妙地掩藏自己,讓下一代去迎接春天呢?
旅行,不要和年輕人爭位置,被人說幾句,也不要做「路怒癥」。
心寬一寸,人生境界就提高一個層次;外界的一切,因此變成了風景。
03
人太清醒了,日子很難過。
看看《儒林外史》中的嚴監生吧。
他把家里的一切都打點得很到位,自己生病了,還在安排子女的事情,還積極改變妻妾的身份。
當嚴監生病得說不出話來,還舉起兩個手指,讓妻子趙氏把家里的燈芯,減少一根。
嚴監生如此清醒,又有什麼用呢?過世之后,什麼都不是他的,家業也被兄弟占有了。
總有人,去大草原旅游,看不到綠油油的青草,只有不遠處的牛羊馬糞。路邊的垃圾桶,來不及清理,很惡心。
一大片的好人,都看不到,但是有人隨意丟了一張紙,就被發現了。
幫助老人過馬路的人,不曾感激,那些開車很快的司機,卻引起了老人的憤怒。
每個月有退休金,也不快樂,反而羨慕農村那一把鋤頭。
但凡種種,都是老人活得太清醒的緣故。
一粒灰塵,被放大了,眼睛會看不清東西,還會痛苦到流淚。
哪有什麼滿目瘡痍的生活,只是把活法搞反了——丑陋面放大,幸福面縮小。
04
法演禪師說:「勢不可以使盡,使盡則禍必至;福不可以受盡,受盡則緣必孤;話不可以說盡,說盡則人必易;規矩不可行盡,行盡則事必。」
糊涂一些,本是聰明,是給人生、社交、家庭等,留下一點空白,增加人的彈性。
做個糊涂的老人,你會過得很幸福,接納人間的美,拋棄人間的煩惱。
人間有太多的事情,不知道比知道更好。
若是你什麼都知道,那也別往心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