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經常看到一句話:
與其內耗自己,不如外耗別人。
當今世界,精神內耗無處不在,人們努力生活,卻沒法好好活著,因為他們的內心從不安寧,害怕自己被社會淘汰,害怕自己不夠成功,害怕自己沒法滿足別人的期待,也害怕自己達不到自己的預期。
越是內耗,越是活不好這一生,人們給自己找到的破局之法,就是遵循外在的規律,努力、努力、再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讓自己變得更強。
然而,莊子卻告訴我們,人生最好的活法,是順應本性,是無為,無為,而無不為,是以無用之心,做有用之事。
用最簡單的話說,就是不內耗自己。
知向北游歷,在玄水遇到無為謂,這是真正的得道之人,知想向他求道。
他問無為謂:
何思何慮則知道?
何處何服則安道?
何從何道則得道?
大意就是說,怎樣懂道?怎樣持道?怎樣得道?
問了三次,無為謂也不回答,他不是不回答,而是不覺得這需要回答。
在無為謂這里得不到答案,知返回去,又遇到狂屈,這也是一個牛人,知又想求道,就謙卑地問,怎樣才能得道?
狂屈聽了說,我知道,但他剛想說,又忘了要說什麼了。
連續兩人都如此,知很奇怪,他向黃帝求教,同樣是三個問題,黃帝說:
無思無慮始知道!
無處無服始安道!
無從無道始得道!
知一聽,感覺找到了知己,他又疑問地說,我們知道這些,無為謂和狂屈卻不知道,到底孰對孰錯呢?
黃帝說,無為謂才是真的得道之人,狂屈差不多,而我與你,相差甚遠啊。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