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讀《滕王閣序》,搖頭晃腦,看到的都是美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少年時讀《滕王閣序》,信誓旦旦,每一句都是勵志故事:「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過了中年,細細品讀,發現太多的人生無奈,世事無常,從來都沒有什麼圓滿。
讀懂了人生的沉沉浮浮,生活的酸甜苦辣,就會越來越認同,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
01愁什麼?命里有時終須有。
六歲能寫詩、九歲能寫書、十四歲能行醫、十六歲做官員的王勃,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可是他因為在沛王府里寫的一篇《斗雞賦》,得罪了唐高宗,被趕出長安,罷免官職。
本想投筆從戎,改變命運,卻因為匿藏和謀害的官奴,被問成了死罪,遇到大赦才得以走出牢籠。
做官的父親被他連累,被貶到偏遠的南方受苦。
命運急轉直下,讓人掉進低谷。王勃的每一步,都愁苦萬分。郁郁不得志,家庭困頓,前途只有迷茫。
走到南昌,恰遇閻都督新修滕王閣,舉行落成典禮,請名人做序。
作為客串嘉賓,王勃大筆一揮,寫了《滕王閣序》。
在場的人,拍手稱快:「此真天才,當垂不朽矣。」
有一個詞語,叫觸底反彈。人在最難、最倒霉的時候,恰好是走好運的開始。
你不要因為悲苦,就放棄自己,就每天都抱怨。
詩人泰戈爾說:「 如果錯過了太陽時你流了淚, 那麼你也要錯過群星了。」
當日落西山的時候,你抬頭看,天邊一定有風景。夕陽西下,漁舟唱晚,孤雁回家,老鴉盤旋。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