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養女兒一直是一個熱門話題,「女兒要富養」一度成為備受追捧的育兒聖典。
然而,90%的人並不知道「富養」的真正含義,以為只要物質上滿足女兒就是富養。
很多父母不管家裡條件如何,都願意在女兒物質上極度地滿足,殊不知,這樣的富養,孩子長大後往往容易走向「極端」。
那麼究竟怎樣的養育才稱得上「富養」呢?怎樣才能把握好「富養」的度呢?
《布魯克林有棵樹》這本書會給到我們答案,本書作者貝蒂•史密斯,是德國移民的女兒,她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寫成了這本書。書中的主角弗蘭西一家生活在布魯克林貧民窟,過著無比艱難的生活,但是弗蘭西卻擁有豐盈富足的人生。
真正的富養,養的是女孩的家庭幸福感
弗蘭西的父親約翰尼溫柔,充滿想象力。
約翰尼在酒吧裡當侍者,熱愛唱歌,儘管有時喝得爛醉。
但他積極樂觀,愛孩子們,愛妻子凱蒂。會用歌聲表達他的快樂,稱弗蘭西「小歌后」。
弗蘭西在最初的學校受盡了冷眼與不公平的待遇,她看到了一所想去讀的理想學校,父親約翰尼想了一個辦法讓弗蘭西如願以償,這讓弗蘭西看到在她生下來所接觸的世界之外,還有別的世界,而別的世界也並非遙不可及。
約翰尼非常肯定和在乎弗蘭西,他怕自己忘記,甚至提前一年托茜茜姨媽準備弗蘭西的畢業禮物
——鮮花和卡片,卡片上是他工工整整的筆跡,寫著「獻給弗蘭西,恭賀畢業。愛你的爸爸。」
這給了弗蘭西一個特大的驚喜,甚至讓她產生了幻覺,以為父親不曾離去。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