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前,張藝謀導演的電影《金陵十三釵》上映,迅速爆紅,獲得了許多大獎。
電影講得就是1937年,金陵十幾個風塵女子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的故事,在漫長的歷史中,是不缺乏這樣的女子的。
有人在極端的環境中,會激發出極端的惡,而有人在極端的環境里,卻能激發出內心的高貴和善良。
嚴歌苓說:
人性還是有希望的。在這種極致狀態下,人性最終被煥發出來的那一點點善良,在和平年代,可能就永遠永遠地沉睡了,沉睡在你的本性里。
1937年,南京在流血,中國在流淚,侵略者的鐵蹄無情地踐踏著南京城,人們能逃到都逃了,逃不了的,只能把命運交給上天,交給那渺茫的「希望」。
希望畢竟還是要有的,因為他們都是向前看,向前看就會有希望。
孟書娟等十幾個女學生就是沒來得及逃出去的人,她們躲在教堂里,等待著逃出去的機會,因為神甫向她們保證,一定能找到逃出去的船,實在找不到,就去安全區。
可是就連神甫也沒想到,他們竟然被困在了淪陷區,錯過了最后的逃生機會。
十幾個女學生中,只有少數有一定的家世背景,大部分都是孤兒。
十三歲的孟書娟,還在抱怨她的父母沒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將她留在南京,留在這注定要充滿苦難的地方,讓她眼睛都余光能夠掃到歷史的慘劇。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