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心靈語錄
情感百態
創業職場
老年生活
奇聞趣事
動物社
熱點新聞
俄羅斯新聞
古裝資訊
老照片
字母圈
國畫
體育競技
生活常識
科技遊戲
旅行風光
綜合推薦
佛緣佛語
奇趣
装修
歌曲明星
美妝時尚
星座课堂
軍事
明星
影視新聞
趣味測試
健康養生
育兒分享
養魚
大马新闻
健身達人
美食菜譜
萌寵樂園
历史故事
國際新聞
金庸故事
歷史趣聞
歐洲王室
娛樂明星
植物
搞笑故事
设计
酷車
獅城資訊
毛孩
插畫趣聞
生活小妙招
動漫影音
搞笑貼圖
日本印象
手工DIY
全部
    
讀了三遍《資治通鑒》我頓悟:一個人最大的本事,是能忍、肯熬
2023/11/06

清代學者王鳴盛在評價《資治通鑒》時,說了這樣一句話:

「此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亦學者必不可不讀之書。」

作為中國歷史上首部編年體通史,它記載了從公元前403年,到公元959年,前后共1362年的歷史。

它記敘了王朝的興衰成敗,更講述了帝王將相們的跌宕人生,給后人以無數的啟示。

縱觀全書,所有沉不住氣,意志薄弱的人,全都早早就被淘汰。

懂得忍辱負重、心志堅韌的人,才能笑到最后。

讀了三遍后我終于頓悟,一個人最大的本事,莫過于能忍、肯熬。

1先給大家講兩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關于張耳和陳余。

《資治通鑒·秦紀三》記載,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滅掉了魏國。

秦王聽說張耳、陳余是魏國名士,便發布公告,重金懸賞緝拿他倆。

無奈之下,張耳、陳余只好改名換姓,四處亡命。

後來他倆逃到陳縣,充當里正(古時鄉官的稱呼)的門衛以糊口。

有一天,陳余犯了一點小錯,正好被里正抓到,里正拿起鞭子就朝陳余抽去。

陳余大怒,當即就要還手。

這時,張耳在一旁偷偷拽了拽陳余的衣角,示意他不要發作。

陳余便強忍著心頭怒火,低著頭忍受著鞭打。

等里正走后,看到陳余一臉不服,張耳就把他扶到一棵樹下,責備他說:

平時我和你是怎麼說的?大丈夫能屈能伸,小不忍則亂大謀。

現今受了點侮辱,吃了點皮肉之苦,你就想和一個小吏以性命相搏,太不值得了。

聽了這話,陳余這才幡然醒悟。

此后無論遭遇什麼,兩人始終保持克制和隱忍,隱姓埋名地活了下去。

直到陳勝、吳廣起義,兩人才出山,在亂世中建功立業,最后各自封侯拜將。

《素書》里說: 「長莫長于博謀,安莫安于忍辱。」

現實中,每個人都難免遇到各種羞辱和刁難。

選擇忍,不是膽小沒脾氣,而是想將大事化小,把傷害和危險降到最低。

逞一時之快,固然可以出口惡氣,但最終只會葬送前途。

忍住一時之氣,盡管屈辱,卻得以保留有用之身,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

正如蘇軾在《賈誼論》中寫的:

君子之所取者遠,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

在這世上,無論是保全自己,還是想要做出一番事業,必須得學會忍耐。

2另一個故事關于史學家司馬遷。

《資治通鑒》記載,司馬遷出身史學世家,其父死后便繼任為太史令。

年少之時,他便立志寫出一部「藏之名山,傳之后人」的史書。

公元前98年,大將李陵出征匈奴,結果戰敗投降。

消息傳來,滿朝文武紛紛彈劾李陵,唯獨司馬遷為李陵辯解,最終觸怒了漢武帝。

漢武帝盛怒之下,直接將司馬遷打入大牢。

他本想一死了之,但想到自己未竟的理想,一咬牙,便接受了殘酷的「腐刑」。

出獄后的司馬遷,并沒有一蹶不振。

面對身體殘缺帶來的屈辱,和他人的種種非議,盡管內心飽受折磨,他卻默默扛住了這一切。

此后,司馬遷將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史書的創作當中。

最終歷時十四年的嘔心瀝血,他完成史學著作《史記》。

這部鴻篇巨制,開創我國紀傳體通史的先河,被尊為「二十四史」之首。

王陽明說, 人須在事上磨煉,熬得住方成大器。

生在世間,生活總會給你各種劫難,或是一次致命的打擊,或是一段難捱的低谷。

但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只要咬牙撐住,等暴風驟雨過后,終會迎來晴天。

多少次被擊垮在地,就多少次爬起來,渡盡黑暗便見光明,登過歧路便是頂峰。

3以上兩個故事告訴我們:

人這一生,總是坎坷多過坦途。

而戰勝困境,取得突破的關鍵,就是兩字:忍,熬。

《資治通鑒》第五卷里記載了秦國宰相范雎的一生。

年輕時,范雎在魏國大夫須賈府中做門客。

有次,范雎隨須賈出使齊國,齊襄王知道范雎的名聲,派人送去了十斤黃金。

須賈得知后,非常嫉恨,一回到魏國,他就誣陷范雎出賣了國家機密。

宰相魏齊便下令,讓仆人用板子和荊條對范雎暴打,沒一會兒就打斷了他的肋骨。

眼看著自己就要被打死,范雎趕緊裝死過去。

魏齊一看,就叫人用草席包裹了范雎,將他扔到廁所里,讓喝醉酒的客人朝著他小便。

面對常人難以忍受的羞辱,范雎卻一動不動,直到天黑,他才找機會逃了出去。

後來秦國使者來魏國,他偷偷乘坐秦使的馬車,離開了魏國。

到了秦國后,他本以為能獲得重用,結果秦王根本不理會他。

那段時間,客居他鄉的范雎,日子過得窮困潦倒,常常吃了上頓沒下頓。

可生活再窘迫,他也從不喊苦抱怨。

在咸陽城里,他一邊刻苦讀書,豐富自己的才學;一邊關注各國動態,分析天下大勢。

一年后,他主動上書秦王,提出「遠交近攻」的外交策略。

秦王一看大喜,立即讓人請來范雎。

經過一番交談后,秦王深深折服于范雎的才華,最終任命范雎為宰相。

《讀書錄》里寫道: 「忍所不能忍,容所不能容,惟識量過人者能之。」

人生是場曠日持久的博弈,忍是生存策略,熬是厚積薄發的沉淀。

真正能成事的人,不會因一朝受挫就丟盔棄甲,而是會默默堅持,在不動聲色中積蓄力量。

水到絕境是瀑布,人到絕境是轉機。

熬得住,忍得了,只要生機不滅,即使被踩到泥土里,也終會有出頭之日。

4曾看過一個小故事。

有塊石頭被劈成兩半,一半被雕刻成了佛像,而另一半則被砌成台階。

台階憤憤不平,大聲問佛像:為何你成了被供奉的佛像,而我卻是被踐踏的台階?

佛像說:我經受了千刀萬剮的雕琢,才有的今天,你呢?

聽了這話,台階羞愧得不再言語。

正如曾國藩說, 堅其志,苦其心,勞其力,事無大小,必有所成。

受得住世事磨煉,你才能將那些苦和痛,都鍛造成向上的路。

《資治通鑒》里,還講述了司馬懿的故事。

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去世,司馬懿和曹爽同時受命為托孤大臣。

由于出身曹氏宗族,曹爽本就實力強大。

加上天子年幼,一時間曹爽權傾朝野,他根本沒把司馬懿放在眼里。

沒多久,曹爽就挾天子之令,將司馬懿由掌管兵馬的太尉,改任為毫無實權的太傅。

面對打壓,司馬懿不僅沒有抗爭,反而稱病請辭,退出了權力中心。

因為這份忍讓,曹爽也就放過了他。

但私底下,司馬懿卻韜光養晦,他一邊聯絡親信同僚,掌握時局動態;另一邊讓兒子司馬師悄悄培養了三千死士。

公元249年,曹爽去高平陵祭掃,司馬懿立即發動兵變,一舉粉碎曹爽政權。

經過十年的隱忍和準備,司馬懿成為最后的贏家。

曾國藩曾說過: 「傾險之人情,坎坷之世道,全靠一耐字撐持過去。」

命運賜予的艱難與坎坷,正是磨煉人格的最高學府。

眼下再屈辱再辛苦,只要你忍得下,熬得住,一定能從遍地的挫折中涅槃而出。

正所謂,經事長志,歷事成人。

當你扛過去了,你會發現生活的種種刁難,往往是命運的另一種成全。

燙金白話文全四冊資治通鑒¥46.9購買作家馮唐說:如果只讀一部書,我就選《資治通鑒》。

司馬光著作《資治通鑒》的目的,就是為了 「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

這個「治」字,不僅表示治國之道,更是包含了治身之道。

學會遇事多忍一忍,處世多熬一熬,不斷修煉身心。

請相信,即便命運將你打落深淵,只要忍得住,必有抬頭日,熬得住,終有回甘時。

10件有損「陰德」的事,盡量不要去做!
2023/12/06
有些人和事,你越是接納不了,就越能升華你的生命!
2023/12/05
剛進入職場大家都差不多,為什麼差距越來越大?
2023/12/05
遇到人生低谷時,讀讀蘇軾這6句話,激勵了無數人
2023/12/05
太上老君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看懂這句話的人有福了!
2023/12/05
稻盛和夫:這個世界上最愚蠢的事情,就是不斷地跟別人講道理
2023/12/04
「天命之人,貴人相助」:福緣深厚之人,都有這樣的特征
2023/12/04
「積善之家,必有大福」:人生最高的境界,就是種善因得善果
2023/12/04
「人有惡相,不可相交」:遇到這三類人,不要妄想感化他們
2023/12/04
「天命之人,大福之相」:真正被老天眷顧的人,都有這四個特征
2023/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