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說:「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镃基,不如待時。」
時和勢,是《易經》運用的兩大基本元素。萬物有時,諸事有勢,會調用者,可成大事。
今日,我分享的實踐心法是:一個人懂得內斂,深藏不露,才是真正有氣勢。
1、收斂精氣神,積蓄能量。
道家說,上品三藥,在精氣神也。能養得住精、氣、神,是上等的積蓄能量的方法。
每個人,每時每刻,都和外界和他人,產生能量的交流。
人之身為器,器量越大,與外界的能量交流越大,那麼人能控制的氣勢,也就越大。這是成事的能量原理。
勢可積攢,而人的感官,卻在不斷地消耗能量。如:看、聽、說,都很消耗心神和真氣。
你應該有這種體驗,看一天電視,或者電影,結束后,會感到頭昏腦漲,精神疲憊。這是「費眼睛」,通過視覺,往外漏能量。
聽、說,也是同樣的道理。
孔子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想要積攢自己的能量,那麼就要減少不必要的外漏。可看可不看的,不看;可聽可不聽的,不聽;可說可不說的,不說。
常常提醒自己,收回心神,養成習慣,人的精氣神,自然就有了。
我自己每個月的電話費,只花8塊錢,因為我根本不主動跟別人打電話聊天;有事,說事;無事,不找。
我也不看電視和影視娛樂,太吵了,不想看。
剩下的時間,就看書、寫作、發呆、運動……減少無效社交,就能最大地攢積自己的能量,專注到自己想做的事上。
有人說,霸氣側漏,那是有氣勢。
恰恰相反,一個人懂得內斂,深藏不露,才是真正的有氣勢。
《易經》一陰一陽之謂道。你要收放自如,必須守住陰陽。
想要放之前,一定要收得住。
老子也提出,以弱守強,以靜制動。這些都是太極陰陽的轉換。
人的自信和實力,就是一股深深內斂的、內在的氣勢。
如何內斂自己的氣勢?
不懷疑自己,無條件堅定目標。
人的懷疑,就是分心,一旦心神分散,氣勢就散了,自信就消失了。
在這個社會做事,沒有絕對的對和錯,你做成了,就是對的;你做不成,那就是錯的。
取決于你自己的行動和結果。
所以,不用在意別人的評價,永遠不懷疑自己,方法不行,可以換;能力不行,可以練。
對自己不懷疑,用心如一,你才能凝聚成一股心力,這股力量,能克服萬難,所向披靡,指引你一步一步實現目標。一心一意,百事可成。
我實踐《易經》時,發現易變無常,是不可控的。這是客觀世界的規律。
但是,人有一個尚未開發的潛能,那就是:創造與顯化。
你心中渴望的東西,本來只是一個想法,一個概念,一個抽象的輪廓,一個夢想。
但是,這些東西,可以通過你一步一步的行動,逐漸顯化,變成現實,這就是創造力。
人的創造力,來自深信不疑。
你深信不疑的東西,只要是符合規律的,就一定能從虛無中,創造出來,「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
老子《道德經》也講到很多規律運用,和《易經》本質上是相通的,大家可以換著讀。
當今社會,明道者多,實踐者寡。希望大家做一個踐行者,悟出真知,改善自己,才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