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本性是善的還是惡的?人性的善惡是一個經典的哲學命題。荀子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在人性善惡的觀點上,荀子堅決站到了性惡論一邊。在儒家思想中,荀子的性惡論和孟子的性善論是兩種針鋒相對的觀點,在《荀子·性惡篇》中,荀子對孟子的性善論觀點進行了激烈的批判。
我們首先來看看孟子的「性善論」說了什麼,孟子的「性善論」其實也是在批判告子的「性無善無惡」中提出的。在《孟子·告子》這一篇中,孟子和告子關于人性爭論的對話非常經典。有一天,告子問孟子:人性就像湍急的水流,在東邊開個口子,水就會向東流,在西邊開個口子,就會向西流。
孟子反駁說:水的確沒有向東或者向西之分,但是有上下之分。孟子說:「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 人性中的善,就像水會往下流一樣自然,你可以用手潑水,也可以把水引到高處,這些都是外力影響的,但水最終還是會順流而下,這才是它的本性。孟子說,人也是一樣,有時候會去做不善的事情,但是善良才是人的本性。
其實關于孟子的性善論,後來有人認為,孟子說的是人性本善,有人認為孟子說的人性向善,而不是本善。但其實我覺得這里孟子想表達的意思是,人性就是本善的,善是人的本性,至少是非常重要的本性之一。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