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子女是來向父母討債的。」
有人說:「前世不相欠,今生不相見,子女是來還債的。」
其實我們不要迷信,世間的一切,都逃不過「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規律。
父母給子女什麼,後來自己就變成什麼;子女給父母什麼,後來自己就能享受到什麼。
在近代,有一位大名鼎鼎的人,叫李叔同。
他是音樂家、美術教育家、書法家、戲劇活動家,是中國話劇的開拓者之一。就在他人生進入鼎峰的時候,卻遁入空門,改名弘一法師,嘆為觀止。
若是細細觀察,就會發現,李叔同的人生,在小時候的家教中,就已經慢慢定型,事出有因。
01
「三歲看到老」:父母放任子女,促成了天性。
清光緒六年九月,李叔同出生在天津的富商之家。
據說,他出生那一天,一只喜鵲飛進來,叼著一根松樹枝。
一家人把樹枝當成祥瑞,後來樹枝被李叔同珍藏一生。
父親李世珍,生意做得轟轟烈烈,也老來得子,因而特別開心。雖然李叔同的母親是妾,但不妨礙被父親疼愛,享受優厚的家境。
李叔同幾歲時的生活,正如詩人李白寫的:「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一切都瀟灑,是有求必應的樣子。
其實,父親是一位佛教徒,在陪伴李叔同的時候,常常念《大悲咒》等經書,這些都變成了啟蒙教育。
有一次,李叔同學僧人的模樣,把床罩作為袈裟,父親看到,不但沒有責罵,還點贊,說有「慧根」
教育家葉圣陶講了一個觀點:「教育就是培養習慣。」
很多的父母也知道:「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孩子一旦有了什麼習慣,長大之后都很難改掉,甚至越發明顯,影響到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
李叔同要出家的跡象,和小時候父親給的習慣,是息息相關的。
事實上,南宋高僧濟公也是如此,幾歲就把佛祖當玩具,父親請來國清寺住持為他取俗名修緣,見證了天性的形成。
父母放任了孩子,那麼孩子的天性就冒出來了,因此有了自己的習慣和認知。人生的方向,也逐步定型。
02
「無規矩,不成方圓」:父母規范子女,鞭策了成長。
李叔同五歲的時候,父親過世了,母親成為了教育的主要負責人,還有長兄如父。
和父親 不同的,是母親更加嚴格,長兄也教育苛刻。李叔同一直在高壓狀態下,努力讀書,幾歲就有了大人一般的成熟。
十五歲那年,李叔同寫下:「人生猶似西山日,富貴終如草上霜。」見證他學習的效果。
母親喜歡看戲,還拉著李叔同陪同。後來發現,當時的戲劇,三教九流太多,母親就毅然戒掉了看戲的習慣。
但是李叔同卻因此癡迷戲劇,還上台表演,客串了很多的角色,也遇到了初戀楊翠喜。
作為大戶人家,母親對李叔同的初戀,肯定是不看好的。恰巧,楊翠西被慶親王帶走,母親順勢幫李叔同定下了婚事,對象是茶商的女兒俞氏。
在成長的過程中,李叔同也感受到了痛苦,母親是妾,身份決定了她必須卑微,每天都是寄人籬下的 樣子。
生活的壓力,慢慢來臨,逼著李叔同自立門戶,接著帶家人到上海定居。
好的人生,都是逼出來的。但凡有出息的子女,都有一段時間,被父母逼著走,而不是放養。
《論語》里說:「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
就是孔子這樣仁慈的 老人,也要用規矩去約束人,常常鞭策人。父母何嘗不是這樣?
棍棒底下出孝子,這樣的觀念,父母是要吸納的。
別等 孩子自由成災了,才悔悟。
03
最有水平的家教,是一半是嚴厲,一半是松弛。
當然,李叔同的成就、人生是很特別的,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照搬照抄。雖然他很有成就,但仍舊有不完美的地方,比方說,他對妻兒的責任,是否到位,還有待磋商。
身為父母,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是很有必要的。
看過一個問答。
某家長問:「老師,教育孩子,要雞娃,還是放養?」
老師說:「為什麼一定要二選一呢,走向哪種極端都難把孩子教育好。該鞭策時你不能馬虎,該放養時你不能緊逼。有張有弛才是最好教育方式。」
是的,父母對于子女的教育,計當深遠,而不是考慮當下。
從子女幾歲的時候,就謀劃他的未來,該規范就規范,該放手就放手。責罵是愛,放手也是愛。
胡蝶效應告訴我們,當叢林里的一只胡蝶扇動翅膀,會形成一股風,然后慢慢變成颶風。
教育孩子就是給孩子翅膀,也幫忙扇動翅膀。不得不考慮后果。
別等孩子長大了,沒有出息了,才想起父母錯過了什麼,做錯了什麼。
具體來說,建議父母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嚴肅,對學習的結果松弛;在態度上嚴厲,在情緒上松弛;在成長時嚴厲,在長大后松弛;在人品上嚴厲,在格局上松弛......在律己上嚴格,是律他上松弛。
04
陶行知說過:「教師必須具有健康的體魄,農人的身手,科學的頭腦,藝術的興味,改革社會的精神。」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相伴最長久的老師。不要總是盯著子女的過錯,抱怨子女不爭氣,更要反觀自己,約束自己。
父母當好領頭羊,子女有樣學樣,後來父母老了,子女變成領頭羊,父母跟著享受福氣。
人的一生很短,成就自己最好的機會,就在當下,父母和子女都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