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巴長在別人身上,
人生握在自己手里。
心理學家卡伯曾提出一個「人格模型」理論。
他指出,所謂人格模型,就是一種心理特征,它是氣質、性格與價值觀的整合。
人格模型能夠影響一個人的行為方式,具有極強的可塑性。
再弱小的人,經過正面人格的加持,也能夠實現由內而外地提升,從而改變命運。
在這世上,沒有天生的強者,只有不斷成長的自己。
今天,給大家分享這三大「強者人格」,幫助你完善自身,強大自己。
1
董宇輝曾在直播間提出過一個「榴蓮型人格」:
榴蓮這種水果,愛吃的人對它甘之如飴,不愛吃的人看都不會看它一眼。
具備這種人格的人,從不追求被人喜歡,而是像榴蓮一樣,保持自己獨特的氣味和口感。
沒有誰能得到所有人的認可,過于看重他人的評價,最終折磨的只能是自己。
看過美國喜劇之王金·凱瑞的故事。
初登影壇時,由于長相并不出眾,大家都覺得他飾演的角色乏味無趣。
為了得到觀眾認可,他不惜自毀形象,在電影中搞怪扮丑。
然而,又有觀眾指責他的表演夸張失真,非常膚淺。
于是他再次主動改變,去飾演一些非喜劇的角色。
結果很多觀眾又不買賬了,紛紛譴責他裝腔作勢,故作高深……
盲目迎合別人,最終讓他徹底迷失,還一度患上了抑郁癥。
周國平說,不要在意他人的看法,你的價值是由你自己來定義的。
屏蔽外界的聲音,專注于自身,才是一個人最大的清醒。
作家馮唐曾經參加過一個真人秀,主要工作就是點評嘉賓們的表演。
節目播出后,網友對他的犀利點評毫不買賬,在網上大肆辱罵。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轉載必須獲得許可,未經允許請勿使用。